“亦城數港”打造數據産業“樣板間”

日期:2025-07-28 10:57    來源: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分享:
字號: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關於加快推進數據産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措施》近日發佈。北京經開區營商環境建設局副局長付哲透露,亦莊將以北投臺湖産業園和國家信創園為核心打造“亦城數港”,聯動區內特色産業空間,佈局數據産業發展集聚區,打造全國數據要素流通樞紐和數據産業創新發展標桿。

  探索包容審慎柔性監管

  2023年11月,北京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在亦莊掛牌。很快,多個領域有了先行之舉:率先在全國探索數據安全與流通的“監管沙盒”機制,發佈全國首個場景化、字段級數據出境負面清單,建成全國首個人工智慧數據訓練基地,完成首批國家腦健康公共數據匯聚歸集。

  更多先行之舉將在亦莊落地。此次發佈的20條措施明確,經開區將實施“數據制度先行計劃”,打造要素配置改革高地。“我們將推動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先試,在自動駕駛、工業製造等特色領域率先試點,形成一批制度創新典型案例。”付哲説,經開區還將深化“監管沙盒”機制創新,在自動駕駛、醫藥健康、金融消費、工業製造等領域,探索建立包容審慎的柔性監管模式,推動責任豁免制度落地,努力拓寬數據合規利用邊界。同時,高水準建設北京公共數據訓練基地,探索高品質數據集政企共建模式,支援企業積極爭取央地及部屬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探索自動駕駛、航空航太等領域公共數據授權定價機制。

  如何在安全可控前提下釋放數據價值?據悉,除了在技術層面強化數據基礎設施安全,經開區還將在制度層面探索建立數據跨境“負面清單+安全評估+合規認證”體系,保障數據安全流通;在市場層面率先開展“亦數保”數據保險。

  “監管沙盒”機制允許企業在安全框架內開展數據創新試驗,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的“服務反哺”機制也可在確保公共數據不出域的前提下,讓企業通過合規開發獲得收益。

  每年發放1億元“數據券”

  企業關心的“真金白銀”支援措施也來了。“資金補貼設計是精準滴灌、全鏈覆蓋,確保每一分錢都能用在‘刀刃’上。”付哲説,從扶持規模上,此次政策構建了“億元級普惠+千萬級重點+百萬級精準”的梯度補貼體系,既保證普惠性,又聚焦關鍵領域,避免“大水漫灌”。

  這如同一個金字塔。其中,每年1億元“數據券”直接補貼數據産品採購,滿足大中小企業用數需求;對數據標注服務平臺、流通基礎設施分別給予最高1000萬元、2000萬元支援,瞄準産業“卡脖子”環節;對數據跨境合規、“首登記、首交易、首開放、首入表”等,給予最高50萬元到100萬元補貼,精準破解要素市場化痛點。

  橫向來看,數據産業上中下游也形成了“全鏈條的閉環補貼”:上游支援高品質數據集建設,中游補貼數據流通基礎設施,下游激活企業用數需求,解決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等問題。付哲解釋,數據集補貼推動“數據供給”,數據券拉動“數據需求”,這樣一來,1元財政補貼可撬動5元到8元的社會資本投入數據交易。

  《若干措施》還提出,加大關鍵技術支援力度,支援企業開展數據領域關鍵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最高獎勵500萬元;對承擔國家、市級和産業重大專項企業給予最高3000萬元的1:1資金配套;對建設共性數據標注服務平臺的,每年給予最高1000萬元支援。

  園區建資訊網路高速路

  隨着一項項創新舉措的加速落地,經開區也有望成為全國數據要素流通樞紐、市場化改革的“試驗田”與數據産業發展的“樣板間”。

  為了培育數據産業集群,經開區將實施數據企業“領航工程”,每年最高給予1億元的綜合支援;提升園區孵化服務軟實力,支援園區建設數據企業孵化器,支援建設展示中心、聯合辦公、路演中心等共用空間;打造園區資訊網路高速路,加速“5G信號提升”和“萬兆光網”升級,支援城市光網等通信網路基礎設施升級改造;提供普惠開放的算力服務,支援存量數據中心轉型升級。

  “我們將開放全域應用場景,對打造創新標桿場景的企業最高給予200萬元的項目補貼,探索設立數據要素發展市場化基金,鼓勵企業設立首席數據官、數據合規官等職位。”付哲説,企業優先享受了制度創新紅利,便能搶佔數據要素市場“先發優勢”,率先在自動駕駛、醫藥健康、工業製造、具身智慧等特色領域實現技術快速迭代。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