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紅利釋放 合作機遇共用——北京農業農村雙向投資政策宣講暨招商合作推介會成功舉辦

日期:2025-07-22 17:29    來源:北京市農業農村局

分享:
字號:        

7月18日,以“政策賦能・合作共贏——北京農業新機遇”為主題的北京市農業農村雙向投資政策宣講暨招商合作推介會在京成功舉行。來自荷蘭等駐華使館官員、涉外機構和80多家來自國內外的涉農企業、行業協會和金融機構的代表150餘人踴躍參與。

政策紅利密集釋放,描繪北京農業投資新藍圖

北京市委農工委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北京市農業農村局按照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定位,持續加強農業對外投資合作,推動北京農業企業“走出去”和國際資源“引進來”。聚焦“農業中關村”和“種業之都”,與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合作建設北京·京瓦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充分發揮北京農業科技、種業等資源優勢,深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作,推動小麥、玉米、蔬菜、畜禽等優勢品種走出去。當前,正聚力“培育新主體、實施新工程、塑造新動能”,在産業、科技、市場三大維度加速突破,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發展優勢與廣闊的合作空間。歡迎全球資本與技術參與北京現代農業發展,共繪合作共贏新篇章。

政策宣講環節,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産業發展處負責人全面介紹了市級層面支援農業産業發展的所有政策,北京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外資服務處負責人深入解讀了本市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外商投資服務水準方面的具體舉措,農業農村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資訊處負責人深入解讀了農業“走出去”政策導向,並介紹了重點國別和地區的農業投資環境,為北京農業企業揚帆出海提供了清晰的“路線圖”。

區域優勢競相迸發,重點園區項目成投資熱土

推介會現場,平谷區、通州區、大興區等涉農重點區以及科技園區代表逐一亮家底、展優勢、曬政策。

平谷區:打造“農業中關村”,引領智慧農業未來。重點推介了智慧農業裝備研發、農業大數據應用等項目,並拋出“橄欖枝”為科技型企業提供研發場地、科技成果轉化獎勵、金融信貸貼息等重磅支援政策,力促全球農業科技資源匯聚,驅動産業數字化智慧化升級。

通州區:築巢引鳳,建設國家級“種業矽谷”。通州區重點推介了其國際種業科技園區——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的國家級種業創新高地。園區已集聚50余家國內外頂尖種業企業及科研機構,覆蓋分子育種、航太育種、品種展示等前沿領域,推出研發補貼、強化知識産權保護、搭建國際交流平臺等配套政策,並配備先進的分子育種實驗室、種質資源庫等核心設施,承諾提供從研發到産業化的“全流程服務”。

大興區(長子營鎮):構建現代農業全産業鏈高地。長子營鎮現代農業産業園區定位清晰,聚焦高端設施農業與農産品精深加工,致力於打造集種植、加工、物流、銷售於一體的全産業鏈體系。展示了已建成的智慧溫室、冷鏈物流中心等優質基礎設施,向企業發出共建共用的誠摯邀請。

中國農業科學院智慧農業技術聯合實驗室(北京科百科技):引領農業新質生産力發展。系統介紹了經過多年研發和持續迭代的農業AI泛在感知物聯網、農作物精準栽培模型等數字農業技術,將推動農業經濟模式快速演化和發展,帶來農業數字經濟的爆發式增長。

企業路演務實高效,合作意向加速凝聚

活動設置了企業路演環節,大荷蘭人(Big Dutchman)公司等3家外資企業,與北京市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等7家北京本土農業企業同臺展示。外資企業帶來了國際領先的農業技術、智慧化設備及先進管理經驗,表達了在京佈局農業産業鏈、加強深入合作、共用發展機遇的強烈意願。北京本土企業則展現了在智慧農業解決方案、綠色生態種植模式、高附加值農産品深加工等方面的創新實力,積極尋求技術合作與市場拓展夥伴。

本次活動成功搭建了匯聚全球資訊、科技、人才、資本與市場的高端合作平臺。通過政策精準滴灌、區域優勢凸顯、企業深度對接,有力釋放了北京農業對外開放的積極信號,提升了北京農業的影響力和投資吸引力。北京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優的營商環境、更強的政策支援,奮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速打造代表現代農業發展水準的“首都之窗”,為農業強國建設貢獻北京力量。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