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作為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三城一區”主平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莊)圍繞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深入實施成果轉化“六大工程”,積極對接高校科研院所優勢科技資源,不斷提升經開區對創新成果的吸引力,推動包括“三城”在內的全球優質科技成果加速在經開區落地。即日起,北京經開區融媒體中心推出《讓科技在亦莊開花結果》欄目,集中宣傳一批科技成果轉化優秀案例。
在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莊)正以其獨特的創新生態和開放姿態,成為國際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高地。作為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三城一區”主平臺,北京經開區健全“三城”對接機制,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加速工程”,成功推動了全球頂尖技術轉移機構——史太白技術管理中國總部[斯泰恩拜斯可持續技術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落地亦莊。落地一年來,史太白技術管理中國總部不僅為北京亦莊帶來了國際化的技術資源、科技成果轉化新活力,更為其推動中歐協同産業化提供了核心支撐。
搭平臺
構建中德國際交流的橋梁
作為全球頂尖技術轉移機構,史太白技術轉移網路龐大且多元,包括擁有157年曆史的史太白基金會、作為全球管理總部的史太白技術轉移有限責任公司,以及在55個國家設立的1100多個分中心。這些分中心主要分為技術轉移中心、研究與創新中心、科創服務中心三大類別,共同構建全球政産學研用一體化國際科創網路。史太白技術管理中國總部於2024年2月在北京亦莊註冊落地,迅速搭建起中德國際交流的橋梁,為雙方企業創造了更多的合作機會。
同年3月,史太白技術管理中國總部組織了來自德國、奧地利、克羅埃西亞等國家的16家綠色能源、裝備製造、大健康、新一代資訊技術等領域企業,發佈合作清單,促成氫能儲運等10余項技術匹配。活動中,歐洲企業代表紛紛表達了對北京亦莊産業生態和“亦莊造”的高度認可。
同年9月,史太白技術管理中國總部聯合北京亦莊國際人才發展集團舉辦“科技外交官亦莊行”,邀請來自紐西蘭、澳大利亞、法國、英國和波蘭駐華大使館的10余名外交官走進北京亦莊,感受科技創新激發的澎湃發展活力。外交官們在自動駕駛汽車上體驗未來出行,欣賞京劇人形倣生機器人表演,感受裸眼3D屏帶來的視覺盛宴。紐西蘭駐華使館科技創新參贊陳榮恩對北京經開區的配套設施、交通便利性和科技創新環境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表示,期待未來雙方能夠有更多的合作機會,共同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
“北京亦莊國際化營商環境令人印象深刻。尤其在科技成果轉化領域構建了從技術研發到産業化的全鏈條支援體系,這與史太白技術轉移網路‘技術轉移+産業賦能’的理念高度契合。”史太白技術管理中國總部總裁馬娟表示,北京亦莊提供的“一對一”精準服務,協助其完成史太白技術管理中國總部註冊、辦公空間對接、區內資源連結、企業對接等,這讓史太白技術轉移網路對持續投資北京亦莊充滿信心。
目前,北京亦莊已匯聚來自全球62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余家外資企業,其中包括105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的160個項目。同時,北京亦莊還推動人才政策體系迭代升級、出臺外資專項政策、構建科技産業金融服務體系、打造國際人才社區等,為外資企業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援。史太白技術管理中國總部落地以來,通過搭平臺、促交流,開展了8場國際交流活動吸引了300多企業參與,開展人才培訓總計千余場。
促轉化
打造“引進來”與“走出去”雙向快車道
史太白技術管理中國總部落地後,依託北京亦莊的創新生態與區位優勢,迅速構建起“技術引進-本地化轉化-産業化加速-産品出海”的全鏈條服務體系,旨在打破國際技術轉移的壁壘,促進全球前沿技術與北京亦莊本地産業的深度融合。
“我們通過引入腦機介面、硅光晶片等前沿領域的突破性海外技術,打造示範性標桿項目,為中國本地企業提供技術支援的同時,通過史太白全球網路助其拓展海外市場,實現‘引進來’與‘走出去’的雙向轉化。”馬娟介紹,“在這一服務體系支援下,一年來,史太白技術管理中國總部已累計匯聚100余項全球技術項目,推動10余項海外技術與中國本地企業達成合作。”
在北京“三城一區”統籌聯動和融合發展機制推動下,截至2024年年底,史太白技術管理中國總部推動了IP Core國際合作項目、物質全元素分析國際合作項目、摩托車AI駕駛安全輔助系統國際合作項目、氫能電解槽國際合作項目4個國際技術轉移項目,以及森納基綠色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天禦華創倣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2家硬科技企業落地北京亦莊。其中,在氫能電解槽國際合作項目中,史太白技術管理中國總部成功促成德國氫能科技公司與經開區內中化控股北京星蝶裝備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達成合作。通過本次合作,企業産品將滿足歐洲市場准入標準,為出海歐洲奠定堅實基礎。在摩托車AI駕駛安全輔助系統國際合作項目,史太白技術管理中國總部引入了德國研究機構的摩托車輔助駕駛技術,為經開區企業拓展新産品提供了技術支援,進一步推動區域技術升級與國際化發展。
此外,史太白技術管理中國總部還強化金融融合,整合歐洲科研機構與經開區産業鏈資源共建示範項目,跨境基金首批投資氫能、自動駕駛等未來産業。
育人才
培養國際化創新與管理精英
在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中,人才是關鍵。史太白技術管理中國總部深知這一點,因此在落地北京亦莊後,迅速設立史太白教育學院,啟動了技術經理人培養體系建設。
“我們引入史太白大學雙元制能力教學法、能力評估與提升體系,結合北京市産業實際需求,聚焦‘技術+商業’核心能力,系統培養具備項目管理與商業化能力的技術經理人。”馬娟介紹,這種培養模式能讓學生在真實企業項目中以轉化為導向提升專業技能,深入理解科技與商業的內在聯繫,實現科技成果向商業價值的有效轉化,成長為兼具科技創新專業素養與商業敏銳度的複合型人才。
同時,史太白技術管理中國總部還創設國際專家智庫賦能體系,構建海外技術與企業和北京市龍頭企業聯合攻關的跨境加速體系,實現技術聯動、資本助力、協同創新,推動海外技術與本地大企業應用場景深度融合,共同探索國際化“産學研用”協同創新模式。
一年來,史太白技術管理中國總部以全球創新資源整合與北京創新生態對接為核心,成功集聚一批世界領先水準的海外科學家、産業領袖及青年創業者團隊;通過啟動“雙百工程”,目前已匯聚100項前沿技術與 100位海外專家;向北京市推薦4個國際專家團隊開展協同創新,助力2個創業人才團隊落地。
“接下來,我們將構建雙向技術轉化國際生態系統;深化産教融合,培養技術轉移專業人才;建設AI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提升服務效率,持續賦能經開區國際科技創新生態的建設。”馬娟表示,史太白希望與北京亦莊攜手打造三大範式:一是效率範式,讓亦莊需求與全球技術實現零時差對接;二是包容範式,構建“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生態”;三是可持續範式,建立“技術轉移收益反哺基礎研究”的機制,為全球科技創新貢獻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