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平均濃度28.5微克/立方米 上半年北京好天兒同比增加13天

日期:2025-07-02 08:17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7月1日發佈,2025年上半年,北京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28.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4%;優良天數為142天,同比增加13天。水生態環境品質同比向好,土壤環境狀況保持良好,生態系統品質穩中向好。

  為持續改善全市生態環境品質,2025年1月,本市印發實施《推進美麗北京建設 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2025年行動計劃》,圍繞“減污降碳”全面發力。半年來,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凈土保衛戰、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生態保護行動五大領域的百餘項措施穩步推進,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完成進展過半。

  本市始終把藍天保衛戰作為重中之重,實施“0.1微克”攻堅行動。結構減排方面,2025年本市向無車家庭增發新能源指標,推動綠色出行;繼續實施老舊燃油車淘汰更新,3900余輛老舊客貨車申請補貼;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109萬輛。全市非道路移動機械新能源化率達到38.6%,發佈進一步擴大禁用高排放機械區域範圍。管理減排方面,本市春季開展揚塵百日攻堅專項治理,累計在全市16項工程中使用基坑氣膜全密閉技術,專項治理期間全市道路、工地(場站)出入口塵負荷均同比下降。

  碧水保衛戰持續推進。保護水資源,全市累計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702個,京冀繼續實施密雲水庫、官廳水庫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治理水環境,全市“清管行動”累計清掏雨水設施2.3萬餘公里、雨水口(雨箅子)78萬餘處,清掏雜物7萬餘方,保障城市排水通暢。改善水生態,各區積極編制“一河一策”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工作方案,持續推進溫榆河、老河灣河段生態修復,大興區完成龍河河段生態修復工程。

  生態保護方面,本市發佈了生物多樣性領域首部白皮書——《北京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為超大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北京方案”;持續開展生物多樣性野外觀測和外來入侵物種監測。同時,加強生態保護紅線和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督,統籌推進實施京西山水工程等生態保護修復。推進燕山—塞罕壩國家公園創建,開工建設潮白河國家森林公園先行啟動區(森林課堂片區)項目。

  下一步,本市將圍繞“十四五”規劃和年度目標,結合季節性污染特點,抓好夏季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深入“0.1微克”攻堅,聚焦汛期污染、深化水環境治理,聚焦源頭防控、打好凈土保衛戰,聚焦總量和強度“雙控”、穩步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全面加強生態保護,紮實推進各項措施任務落實落細,繼續統籌高水準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推動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任珊)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