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場機器人足球3v3 AI賽收官 亦莊加速打造“耐力+敏捷”雙IP驅動新格局

日期:2025-07-01 15:00    來源: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分享:
字號:        

  一分鐘就進球,無遙控AI自主比賽,現場多是親子觀賽座無虛席,直播觀看量達1.36億……6月28日,2025RoBoLeague機器人足球聯賽(以下簡稱“機超”)總決賽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莊)的北京智慧電競賽事中心圓滿收官。這是國內首場機器人足球3v3 AI賽,也是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首場測試賽,成為繼北京亦莊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事之後又一齣圈賽事活動,助力北京亦莊加速打造“耐力+敏捷”雙IP驅動新格局。

  實現兩大突破

  機器人自主決策脫離遙控器

  決賽現場出乎意料地激烈!進攻、防守、突破,開場1分鐘就有機器人進球,瞬間點燃全場。在場館中央縮小版的綠茵球場上,機器人之間一次又一次進攻和防守的拉鋸牽動人心:有的機器人通過戰術配合開出角球直入球門,有的機器人在對抗中摔倒又自主起身……3v3、無遙控、機器人AI自主決策自主踢球的方式,將現場氛圍一次次推向高潮。這座電競館裏觀眾席爆滿,加油聲、吶喊聲此起彼伏,前來觀賽的孩子們甚至自發組成啦啦隊,很多帶孩子來觀賽的家長更是直呼“來得值”。

  隨着四支戰隊的激烈角逐,這場由北京經開區管委會指導、尚亦城(北京)科技文化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尚亦城集團”)與北京加速進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加速進化”)聯合主辦的“機超”總決賽,迎來比拼結果——清華大學“火神隊”最終以5:3的成績奪得冠軍。

  “我們非常激動!”清華大學“火神隊”隊長王與時説,“這場決賽踢得非常激烈,比賽過程中比分都是很膠着的狀態。”談及奪冠秘訣,他表示:“我們主要基於機器人本體做了演算法的優化,針對性調整了參數,讓機器人更快、更準地踢球。”

  讓機器人足球賽能流暢進行,也成為賽事保障的一大挑戰。為此,此次賽事實現了兩大突破:一是所有參賽機器人完全依賴AI策略自主運作,無需人類保護員干預,可自主完成跌倒爬起動作;二是採用優化的判罰機制,顯著減少比賽中斷,提升流暢度與對抗強度。“機超”賽事負責人、尚亦城集團副總經理竇靜解釋道:“要保證比賽的連貫性,現場就要儘量減少判罰。減少判罰的前提有三個門檻——機器人具備自主避障的能力,實現自主決策、自主站立,這些關鍵節點都為比賽的流暢性、激烈性提供前提條件。”

  競技賽事練兵場

  賦能應用場景遷移

  在關注熱潮之餘,也有人疑惑:讓機器人踢足球是另一種炫技嗎?又為什麼選擇3v3機器人足球賽這種形式?

  事實上,機器人足球賽並非新鮮事物。RoboCup機器人足球杯作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機器人足球賽事,已連續舉辦20年。而此次“機超”的全AI化標準,甚至走在2025年7月即將在巴西舉辦的RoboCup之前,成為國內首次在該領域的創新嘗試。

  作為參賽方之一,北京資訊科技大學Blaze光熾隊指導老師秦宇飛一語道破參賽對他們的意義——“以賽事促研發。”王與時也表示:“機器人足球賽是一個非常好的場景,能夠幫助我們不斷打磨技術和演算法,也成為機器人未來真正應用在生産生活場景中的一個技術預演。”

  大賽組委會執行主任、加速進化公司創始人程昊表示:“競技賽事是最好的練兵場,本次賽事統一採用了我們的Booster T1機器人平臺,能快速推動演算法和軟硬體技術迭代,脫離行業內目前常見的demo化,讓技術發展變得大眾透明可見。”他認為,足球比賽是高動態的,這對人形機器人的運動控制、定位導航、感知和決策演算法等要求非常高;而且相比遙控器或預編程的方式,AI自主決策、具備視覺感測器和多模態演算法的機器人足球場景,也成為一個能夠泛化到家庭、工業等場景應用的典型競技場景。目前,加速進化已在AI踢球的端到端統一大模型領域迭代至第二代,該模型有望在2025年RoboCup上應用;同時該企業的Booster T1和K1也將支援“中國隊”在巴西RoboCup爭奪史上第一個世界盃冠軍。程昊強調:“通過此次賽事,希望吸引更多具身智慧從業者參與到機器人足球競技中,推動機器人行業大腦、小腦和硬體的全面進步。”

  “這次賽事不僅開創了國內首創紀錄,更是一個新起點,開啟了機器人走進大眾、走進更多應用場景的新篇章。”竇靜表示,“如果説此前機器人馬拉松賽事考驗機器人耐力性和可靠性,那麼這次足球賽則進一步考驗了機器人的敏捷性、AI‘大腦’的自主決策性等能力。我們希望通過舉辦一系列競技賽事打造系列IP,助力完善北京亦莊産業生態,吸引更多企業和高校院所機構到這裡發展。”

  從馬拉松到足球賽

  亦莊加速打造“耐力+敏捷”雙IP

  當科技和競技相結合,從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到機器人足球賽,從耐力到敏捷,這一系列賽事不僅助力北京亦莊進一步拓展機器人技術的應用場景,還將加速形成機器人産業“耐力+敏捷”雙IP驅動的創新格局。

  縱觀此次賽事的影響力,據大賽組委會統計,截至6月28日21:30,新華社、人民網、央視等全網累計114家平臺直播“機超”,觀看量1.36億。作為“機超”的舉辦地,北京亦莊的産業生態也隨着直播流量被更多人了解。

  對此,中歐資本董事長、華為前副總裁張俊博士表示:“從機器人馬拉松到機器人足球賽的升級路徑,清晰映射出業界從‘單點技術突破’向‘系統整合能力’的轉向。機器人足球賽對多智慧體協作、動態感知、自主決策AI等多技術融合的嚴苛驗證,本質是北京亦莊為工業自動化、服務機器人等真實場景落地鋪路。”

  “對北京亦莊來説,高頻舉辦的高水準賽事是區域産業的強勁催化劑,是技術推手、生態黏合劑和區域揚聲器。”張俊認為。一方面,賽事成為尖端技術的試金石,加速技術迭代;此外,賽事促進生態集聚,吸引全球團隊、人才、資本入駐,帶動核心部件、AI演算法、系統整合等上下游協同;更重要的是,賽事有助於提升品牌聲量——持續打造“亦莊機器人”名片,強化科創吸引力,為招商與升級創造有利環境。

  目前,北京亦莊已匯聚300余家機器人和智慧製造生態企業,打造“核心零部件+人形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協作機器人、物流機器人”——“1+6”産業體系,産業鏈規模突破百億元,佔北京市機器人産業的半壁江山;還佈局了北京市機器人産業園(亦莊),落地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支援百億機器人産業基金落地等。隨着《機器人九大標桿場景機會清單》的發佈,北京亦莊更是開放亦莊新城場景資源,在兩年內釋放超萬台、近50億元具身智慧機器人應用機會,其中超千台為人形機器人需求。

  場景帶動,以賽促産,北京亦莊未來又將如何以機器人賽事矩陣IP助推産業升級?2025年8月,北京市將舉辦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此次賽事作為其首場測試賽,便承擔着為全球綜合性人形機器人大賽足球項目提供實戰數據與規則驗證的關鍵使命;與此同時,世界機器人大會將於2025年8月在北京亦莊舉辦。進一步優化機器人産業生態,北京亦莊重點打造機器人“大會+賽事+系列活動”矩陣,全力構建“高端、高頻、高效”的機器人産業交流高地。據大賽組委會表示,賽事成果將通過應用轉化展直通生産生活,未來,組委會將打造包括機器人半馬和“機超”等一系列的機器人賽事IP,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在實際場景中的深度應用與落地發展,助力北京亦莊構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具身智慧機器人産業領航示範新城。

  場景創新

  産業園區變身活力街區

  科技元素加持點燃消費新引擎

  機器人精準射門,瞬間點燃全場激情;草原舞者揮動裙擺,在舞臺上踏地生風;烤串香氣撲鼻,隨夏日晚風鑽入鼻腔……6月28日晚,2025RoBoLeague機器人足球聯賽(以下簡稱“機超”)總決賽在北京智慧電競賽事中心上演巔峰之戰。一場人工智慧與綠茵風暴的燃情比拼,悄然成為撬動消費活力的全新支點,為北京東南持續注入“科技+消費”的澎湃能量。

  創新應用驅動消費新形態

  作為經開區科文融合産業園區和城市更新重點項目,由經開區區屬國企尚亦城(北京)科技文化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北京智慧電競賽事中心,自2023年落成啟用以來,已成功舉辦多場頂尖電競賽事及配套活動、新生代歌手演唱會、室內音樂節及大型文藝晚會等,一躍成為深受年輕人追捧的潮流地標。此次“機超”的重磅舉行,更為園區注入科技與體育深度融合的新動能,使其成為探索未來競技形態的前沿陣地。

  17時,距離正式開賽還有一個半小時,園區廣場已人頭攢動。電競愛好者、懷揣好奇的市民游客紛至遝來,與機器人共同開啟科技嘉年華之旅。小小綠茵場上,足球小將們與機器人球員展開射門角逐,一次次精彩的射門和擋球引得現場觀眾連聲喝彩。不遠處,家電、生鮮、運動、酒類等多個領域的知名品牌與賽事深度聯動,通過科技互動體驗、主題快閃店等形式,打造出沉浸式消費場景。

  當晚,激戰正酣的賽場不僅是競技舞臺,更成為生動的“科普課堂”。孩子們緊盯綠茵賽場,目不轉睛地觀看機器人足球賽,時而為精準的射門歡呼,時而拉着家長的手急切發問:“機器人怎麼知道球在哪?”家長與孩子共同探討機器人如何捕捉球的位置,又怎樣依據演算法規劃路線、自主完成踢球動作,思維的火花在場內不斷迸發。場館外同樣精彩紛呈。自動駕駛小巴敞開大門,邀請觀眾上車體驗娛樂觀光、智慧家居等多業態應用場景的創新成果;智慧機器人化身專業“講解員”,為來往觀眾詳細介紹賽事亮點;SRT茶藝機器人、煎餅機器人、AI售貨櫃等智慧設備大顯身手,為觀眾提供便捷美味的餐飲服務,全方位展現科技賦能生活的無限可能。小觀眾們穿梭在不同場景間,觸摸、操作、提問,在與機器人的互動中,一顆顆探究科技興趣的種子在心中萌芽。

  跨界“混搭”燃動煙火與激情

  在緊張激烈的賽事間隙,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文化展演持續點燃現場氣氛。來自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古州鎮第四小學的孩子們,跨越2000公里山海奔赴,不僅與經開區學生代表共同為總決賽開球,還以“村超”舞蹈表演《黔笙足韻》驚艷亮相。他們將苗侗民族風情與足球運動巧妙融合,用靈動的舞步、質樸的笑容,把對足球最純粹的熱愛傳遞給每一位觀眾。“老朋友”烏蘭牧騎再次登上經開區舞臺,一曲豪邁悠揚的舞蹈《天賜》,以草原兒女的深情演繹,生動詮釋着京蒙協作結出的纍纍碩果。當冠軍榮耀揭曉的高光時刻到來,北京二中經開區學校合唱團與遠道而來的貴州小演員們並肩而立,共同唱響《最初的夢想》。清澈稚嫩的童聲交織共鳴,宛如天籟之音在賽場上空久久回蕩,為這場科技與人文交融的盛會,畫上了溫暖動人的句號。

  賽場外,“淄博燒烤”的煙火氣與機器人足球賽的科技范奇妙邂逅。在園區的電競啤酒花園內,人們三五成群圍坐在一起,品嘗美食舉杯暢飲,目光聚焦場館外的8K大屏或手機上的直播畫面,討論着機器人射門的精彩瞬間。市井煙火與科技賽事的碰撞,讓這場比賽更加有滋有味。

  “屏屏聯動”放大全域消費吸引力

  本次總決賽精準覆蓋核心觀眾群體,並通過短視頻平臺的密集花絮和精彩直播成功實現“破圈”傳播。除了央視+短視頻平臺等小屏直播,全市多處8K超高清大屏同步開啟沉浸式直播,讓機器人的矯健身姿穿透商圈人流。即使未能親臨現場的市民,也能在路過城市地標時,被這場充滿未來感的球賽吸引,駐足感受競技魅力。這種“線上+線下”的傳播矩陣,有效拉動周邊商圈的消費活力,讓科技賽事的影響力從賽場延伸至城市的每個角落。截至6月28日21:30,賽事直播覆蓋114家平臺,累計觀看量達1.36億。

  科技賽事如何點燃消費新引擎?在北京智慧電競賽事中心舉辦的“機超”實踐給出了生動答案。通過圍繞科技競技,打造科技零售、餐飲娛樂、互動體驗的融合新場景,引入風格各異但氛圍契合的文體展演內容,並巧妙利用大、小螢幕聯動“破圈”傳播,一場原本局限於小範圍愛好者或行業內的機器人競技,為拉動全域消費增添了強勁動力。

  當前,北京經開區正以北京智慧電競賽事中心為核心,規劃建設北京市首個電競活力街區——E-Sports Park北京亦莊電競活力街區。此次“機超”的圓滿舉辦,進一步加速推動“青春活力街區”從規劃藍圖邁向現實圖景。

  尖端科技與人文溫度深度交融,北京經開區以一場機器人足球賽為支點,將前沿科技自然融入日常生活,探索出一條科技賦能、文化浸潤、消費升級的全新路徑,撬動城市發展的無限可能,讓未來生活的創新形態在實踐中愈發清晰。

  科創教育

  電競館座無虛席 科技種子撒入童心

  “機超”總決賽掀起親子觀賽熱潮

  6月28日晚,北京智慧電競賽事中心電競館內,2025RoBoLeague機器人足球聯賽總決賽(以下簡稱“機超”)激戰正酣。作為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首場測試賽,同時也是國內首場機器人足球3v3AI賽,這場別開生面的科技盛宴,打破了傳統足球賽事的觀賽模式,吸引了大批科技愛好者與體育迷的目光,現場座無虛席,其中,親子家庭更是成為觀賽主力,共同見證這場科技與體育交融的精彩對決。

  賽場上,四支頂尖戰隊展開巔峰較量,機器人球員憑藉自主運作的AI策略和精密的機械控制,為觀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的足球巔峰對決。激烈的對抗瞬間點燃現場氣氛。觀眾被眼前的精彩比賽深深吸引,目不轉睛地盯着賽場和大螢幕,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精彩瞬間。每當機器人球員完成一次精彩的傳球、突破或者射門,觀眾席上便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尤其是孩子們,揮舞着手中的充氣棒,興奮地為自己支援的隊伍加油助威,稚嫩的加油聲此起彼伏。夜色漸深,隨着冠軍隊伍高舉獎盃,場館內掌聲雷動,觀眾們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這一榮耀時刻,共同分享勝利的喜悅。

  “平時孩子就對機器人很感興趣,這次聽説有這樣的比賽,就趕緊帶他來了。現場的氛圍特別好,能讓孩子近距離感受前沿科技的魅力,也算是一次很特別的教育體驗。”觀眾杜先生的話,道出了許多家長的心聲。在科技體育蓬勃發展的當下,更多青少年正通過賽事窗口,觸摸未來科技的脈搏。這場科技與體育交織的賽事雖落下帷幕,但它帶來的影響遠未結束,對於孩子們來説,“機超”將科技創新技術,轉化為了可感知、可參與的實踐場景,在他們心中也種下了科技創新的種子。

  線下觀賽熱情高漲,線上同樣人氣爆棚。截至6月28日21:30,賽事直播覆蓋114家平臺,累計觀看量達1.36億。這場“機超”總決賽,以機器人足球競技實力的巔峰較量,對人工智慧科技成果進行了生動展示;以賽事創新進一步激發了全社會對前沿科技的關注與熱情,成為推動産學研融合、激發青少年科創興趣的鮮活範本。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