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超”總決賽在北京亦莊成功舉辦

日期:2025-07-01 14:42    來源: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分享:
字號:        

  場內機器人蓄勢待發,迎接綠茵之戰;場外機器人“迎來送往”,盡顯“社牛”優勢。2025年6月28日晚,位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莊)的北京智慧電競賽事中心,閃爍着新質生産力的耀眼光芒——由北京經開區管委會指導、尚亦城(北京)科技文化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尚亦城集團”)與北京加速進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加速進化”)聯合主辦的2025RoBoLeague機器人足球聯賽(以下簡稱“機超”)總決賽在此上演巔峰之戰。經過3個小時的角逐,最終,來自清華大學的火神隊奪冠。

  本次“機超”不僅是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首場測試賽、國內首場機器人足球3v3AI賽,更將成為人工智慧與高端製造産業跨界融合的標誌性場景。北京資訊科技大學Blaze光熾隊、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Power智慧隊、清華大學火神隊、中國農業大學山海隊四支戰隊,為場內外觀眾奉獻了一場科技與競技兼備的“新”足球比賽盛宴。

  下午六點半,令人期待已久的“機超”正式拉開帷幕。“古早勁旅”火神隊和強勁“追光者”Blaze光熾隊率先進入比賽模式,前者曾在2025年RoboCup機器人世界盃德國公開賽類人組成人尺寸組別的決賽中,以9:0的成績戰勝東道主德國Sweaty隊奪得了冠軍。後者作為北京資訊科技大學Water隊、I-Kid隊的強強聯合,實力亦不容小覷。最終火神隊以9:3領先。隨後,高舉“以賽促研,智造不凡”戰旗的山海隊與唯一殺入決賽圈的新秀戰隊Power智慧隊也在賽場上各顯身手,最終山海隊以4:2贏下第二階段比賽。

  隨着京黔兩地少年的聯合開球,決賽正式開始。在決勝局的比賽中,火神隊和山海隊的機器人球員“硬碰硬”地上演了一場精彩對決。開賽一分鐘後,火神隊率先攻入一球,隨後山海隊追平。二支隊伍始終呈你追我趕之勢。現場加油聲此起彼伏。隨着比賽進入尾聲,火神隊最終將成績鎖定在5:3,並取得最終勝利。“此刻心情非常激動,這個冠軍是整個團隊長期以來技術積累與默契配合的成果。我們始終相信,機器人足球不僅是技術的較量,更是‘熱愛驅動創新、協作成就卓越’的精神體現。未來我們會帶着這份信念,繼續在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的賽道上探索。”火神隊隊長王與時在接受採訪時堅定地説。

  據了解,此次賽事以“加速進化”人形機器人“加速T1”作為賽事標準平臺。作為全部參賽機器每人平均通過AI策略自主進行的賽事,本屆“機超”實現兩項標誌性突破:所有參賽機器人完全依賴AI策略自主運作,無需人類保護員干預,可自主完成跌倒爬起動作;採用優化的判罰機制,顯著減少比賽中斷,提升流暢度與對抗強度。賽事充分展現了機器人在運動控制、視覺感知、定位導航、決策規劃及多機協作等領域的技術成果。“競技賽事是最好的練兵場,最能快速推動演算法和軟硬體技術迭代。而且機器人足球技術的發展不僅局限於競技賽場,其高精度運動控制、動態環境感知、多機協同決策等核心技術正在向更廣泛的工業與生活場景滲透。”加速進化創始人程昊説道。

  為了提升大眾觀賽體驗,組委會還在球員“休整”期間,邀請來自“村超”的故鄉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古州鎮第四小學的孩子們,與經開區建立對口協作關係的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的烏蘭牧騎演員們,以及北京二中經開區學校合唱團的學生們,帶來精彩表演,隱喻着科技與人文的融合。

  與此同時,一些沒有進到場館的觀眾,正在通過園區戶外超高清LED折角大屏欣賞這場比賽,並不時與體驗區的機器人進行互動,“機器人競技+文旅”的體驗場景深受歡迎。

  機器人足球賽事像一顆火種,點燃智慧競技産業的燎原之勢,也照亮了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未來之路。頒獎儀式上,四大戰隊人類參賽者與機器人“戰友”在閃光燈下留下了血肉智慧與鋼鐵軀體合影的珍貴影像資料。尚亦城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邊元松表示,本次RoBoLeague賽事,承載着超越競技本身的深遠價值,它是技術突破的“試驗田”,雙足動態平衡、多機協同決策等前沿課題的攻關,不僅要為人形機器人運動會的足球項目提供重要技術驗證,還將為具身機器人敏感度迭代升級築牢根基;也是人才匯聚的“強磁場”,吸引來自清華大學、北京資訊科技大學學子的參與,青春智慧的碰撞必將催生更多創新靈感;更是産業升級的“助推器”,賽事成果將通過應用轉化展直通生産生活,未來,將着力打造包括機器人半馬和“機超”等一系列的機器人賽事IP,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在實際場景中的深度應用與落地發展。

  2025年8月,北京市將舉辦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隨着北京世界人形機器人“一會一賽”全球品牌效應的顯現,北京亦莊也將崛起為人形機器人技術競技與産業融合的世界級舞臺之一。接下來,北京亦莊將持續深化機器人産業生態建設,推動大腦、小腦、本體、核心零部件企業協同創新,促進産學研深度融合,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將賽事活動的影響力轉化為支援人形機器人産業化落地的動力,加速構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具身智慧機器人産業領航示範新城。

  本場賽事採取現場比賽解説、線上直播等形式進行,吸引了60余家媒體的上百名記者到場,新華社媒體矩陣、央視新聞、央視財經、央視科技、央視體育、央視頻、人民網、中國新聞網、環球時報、中國網、騰訊體育、咪咕視頻、北京日報、北京時間、中國機器人網、中國國際教育電視台等平臺矩陣進行直播。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