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我還講得動,我要把共産黨的好、新中國的好講給大家聽。”市廣電局離休幹部周順理今年已96歲高齡,仍堅持線上上為母校學生上思政課;原北京紡織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退休幹部張建國,擔任首都網際網路協會黨委黨建指導員,為20家網際網路企業黨建夯基固本;朝陽區垡頭街道離退休幹部黨支部37名黨員活躍在居民身邊,為社區治理解難出力……他們都是北京市離退休幹部中的優秀代表。
近年來,北京市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老幹部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導廣大離退休幹部和黨組織圍繞中心大局、服務首都發展。各級組織人事部門、老幹部工作部門秉持為老情懷、認真履職盡責,涌現出一大批優秀代表和先進典型。
“銀發力量”凝共識
主題宣講2800余場覆蓋22萬受眾
“退休不褪色,我要用自己的宣講傳播黨的聲音,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為黨的事業增添正能量。”腰板筆直,聲如洪鐘,年過七旬的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師雪起精氣神兒十足,看起來遠比實際年齡年輕。
“逆生長”是因為他退休後十餘年在宣講臺上的歷練,更源於他心裏那團火——把黨的理論講給更多人聽。
這樣的老同志還有很多。石景山區老幹部理論宣講團團員,平均年齡74歲,十二年如一日,堅持採用“學、講、唱、拍、演、做”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講黨的創新理論上千場,讓黨的聲音成為傳遍基層的“最強音”。
離退休幹部經歷過長期政治生活鍛煉和複雜環境考驗,對黨忠誠、信仰堅定,離開工作崗位後,很多老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精神,堅持學習和宣傳黨的創新理論,把自身政治優勢轉化為強大的思想引領力,以“銀發力量”凝聚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共識。
深化“銀發書香·真理味道”等學習品牌作用、打造“銀齡宣講 京彩有我”活動品牌、開展“榜樣力量”主題示範宣講活動……近兩年來,市委老幹部局累計組織全市各級老幹部宣講團開展主題宣講2800余場,受眾約22萬人,通過以學促知、凝心鑄魂,引導廣大老同志始終做黨的創新理論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忠實實踐者。
“銀發溫度”解民憂
2700余支老黨員先鋒隊服務改革發展
許多人至今還記得,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身穿虎頭衣、腳踩虎頭鞋的44名“大山裏的孩子”。他們用希臘語演繹的奧運會會歌《奧林匹克聖歌》,吸引了全球目光。驚艷世界的表演背後,“北京老校長下鄉”團隊的特級音樂教師付寶環發揮了關鍵作用。2016年,北京教育系統關工委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組織“老校長下鄉”,助教幫扶北京密雲、延慶,河北阜平、承德,讓優質教育的陽光照進大山深處。
像付寶環一樣,很多老同志退休後仍心繫首都發展大局,全市現有2700余支老黨員先鋒隊、7.5萬名老同志聯動發力,為首都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不僅將所能所願與改革發展所需所盼有機結合服務首都發展,老同志們還以“銀發溫度”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作貢獻。海淀區永定路街道阜石路第三社區離退休第五黨支部是首批北京市“六好”離退休幹部示範黨支部,通過“黨建+志願”協助拆除違建,依託“黨建+文化”推動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市人民檢察院退休檢察官胡玉芬推動建成社區法律諮詢服務站,十餘年堅持為居民答疑解惑,創立“居民議事群”廣納民意,促成多項民生實事落地見效;市公安局退休民警楊秀奇精心打造形成“1+3+N”圓桌調解基本框架,化解矛盾糾紛1300余起,成功率99.7%,組建專職巡防隊,解決群眾急難問題112件次,開展反詐宣傳活動,勸解止付1000餘人,挽回經濟損失300余萬元……廣大離退休幹部化身黨群幹群“連心橋”,基層治理“催化劑”,用實際行動激活了社區治理新生態,用公益服務點亮了居民家門口的幸福路,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銀齡風采”綻放背後
精準服務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銀齡風采”綻放背後,離不開全市老幹部工作者的辛勤耕耘。
豐台區委老幹部局適應老幹部旅居養老新形勢,與海南省澄邁縣聯動合作,成立候鳥式臨時黨支部,構建起離退休幹部流動黨員“雙向管理”的長效機制;市總工會離退休幹部處處長馬丙麗十年來秉持敬愛之心服務離退休幹部,平均每年走訪慰問150餘人次,解決個性化的問題10余件,成為老幹部們的貼心人;西城區月壇街道黨群工作辦公室科長李瑞華善用區位優勢,創新推進“央地一體化”精準共用養老資源,打造“無圍墻敬老院”精準對接養老需求,“線上線下”結合精準提升養老品質……
廣大老幹部工作者始終深懷敬老之心、善謀為老之策、多做助老之事,細緻入微落實各項政策要求,創新實施“一人一策、服務到家”“紅色陪伴·暖心行動”等服務舉措,精心組織“重陽情 丹心頌”文藝匯演、“銀輝耀京華 健康樂晚年”徒步大會等精神文化活動,常態化開展走訪慰問、“敲門行動”、居家健康服務等“所有”工作,盡心盡力為離退休幹部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為老同志安享幸福晚年生活傾注了溫暖底色,用行動切實做到了讓黨放心、讓老同志滿意。(武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