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首都調解工作高品質發展主題研討會在京舉行

日期:2025-05-27 17:16    來源:北京市司法局

分享:
字號: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究總結並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努力探尋調解工作助力超大城市社會治理的實踐路徑,凝聚起做好新時代調解工作的思想共識,着力構建蘊含首都特色、彰顯首善之治、貼近基層實際的調解工作體系,5月23日,由中國政法大學、北京人民調解協會、北京市律師協會聯合舉辦,中國政法大學首都研究院承辦的“新時代首都調解工作高品質發展”主題研討會在中國政法大學學院路校區圖書綜合樓禮堂隆重舉行。

  領導致辭

  中國政法大學黨委書記姜澤廷表示:服務“高品質發展”,要以“政治引領”把準方向,將黨的領導貫穿於調解組織建設、隊伍培養、機制創新的全過程;要以“協同共治”凝聚合力,高校應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加強與司法、行政、行業協會的協同聯動;要以“創新驅動”提質增效,重點深化商事、知識産權等專業調解機制創新,探索“調解+仲裁”“調解+公證”等聯動模式。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潘毅琴表示,促進新時代調解工作高品質發展要堅持做好五個方面工作: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統領各項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服務保障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堅持整合匯聚多方資源,豐富拓展矛盾糾紛化解渠道;堅持抓好人才隊伍建設,打牢調解工作高品質發展的人才基礎;堅持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打造新時代的特色調解品牌。同時,要肯定和鼓勵法學院校、研究機構和實務部門之間加強協同聯動、凝聚合力,共同為中國式現代化書寫和諧穩定的時代篇章。

  司法部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閆晉東表示:推動新時代調解工作,要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群眾路線,適應新時代我國社會結構發展變化,組織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到調解工作中來,形成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格局。要堅持調解優先,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加大宣傳力度,努力營造“有糾紛,找調解”的社會氛圍。要堅持依法調解,注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糾紛,注重在調解過程中宣傳法律法規政策,引導廣大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要堅持實質性化解,注重法理情相結合,既要解雙方當事人的“法結”,又要解他們的“心結”,做到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

  北京市委政法委副書記王中峰表示:調解工作,調解的是矛盾糾紛,理順的是民心民意,穩定的是發展環境,密切的是黨群關係,鞏固的是黨的執政根基,體現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要牢牢把握調解工作政治方向,深入推動調解工作理念創新發展,積極構建調解工作新格局。

  頒發主題徵文獲獎證書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潘毅琴、司法部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局副局長閆晉東,北京市法學會書記郭旭升、市委政法委副書記王中峰,中華全國人民調解員協會副會長劉躍新,《人民調解》雜誌社副總編孟婷婷,分別為“新時代首都調解工作高品質發展”主題徵文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獲獎者代表頒發了獲獎證書。

  主旨發言

  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結合對當前糾紛化解體系和機制存在問題的深刻分析,對加強北京調解工作尤其是基層矛盾調解中心建設、優化調解方式等提出了諸多希望和建議。他表示,將進一步加強中國政法大學對於調解和社會治理相關理論的研究工作,深化中國政法大學與政府、調解組織等實務部門合作,共同推動新時代首都調解工作高品質發展,共同服務於平安北京、法治北京建設。

  市司法局黨委委員、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鮑雷表示:推進新時代調解工作必須要把牢正確政治方向,必須答好時代之問,必須堅持立足法治,必須立足預防化解;要堅持預防在前,凝聚合力、互促共進,以強統籌推動高品質發展,最大限度避免和減少矛盾糾紛發生;要堅持監督指導、夯實基礎,以增效能推動高品質發展,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原則,構建系統完備、全面覆蓋、常態化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機制,聽民意、查民情、解民憂,實現“早排查、早發現、早解決”。

  北京仲裁委員會/北京國際仲裁院委員兼秘書長姜麗麗以“推動新時代商事調解高品質發展——時代定位、實踐發展與機制創新”為題,從中國商事調解的新時代定位、大調解背景下的多元解紛新格局、商事調解的機制完善與對策建議等方面作了精彩發言。

  劉躍新從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和矛盾解決資源供給、大調解工作格局演變、人民調解在超大城市社會治理中高品質發展等方面,特別是聚焦人的個體差異和人文關懷,結合調解實踐與研究教學經歷,為大家進行了一場生動的、富有操作性和借鑒意義的精彩經驗分享演講。

  北京市司法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張衛東作為研討會主持人,他表示:構建蘊含首都特色、彰顯首善之治、貼近基層實際的調解工作體系,充分發揮調解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中的基礎性作用,推動新時代首都調解工作高品質發展,為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創造安全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是共同願景。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把堅持發展“楓橋經驗”作為時代坐標,把“事心雙解”作為永恒追求。要以本次研討會順利召開為契機,凝聚起做好新時代調解工作的思想共識,共同描繪首都調解工作高品質發展的嶄新藍圖。

  發言與談

  下午,圍繞人民調解理論與實務、多元調解理論與實務、律師調解理論與實務、商事調解理論與實務,與會專家學者、論文獲獎作者等分別進行了四個場次發言與談。通過深入而又熱烈的研討,大家為首都調解、社會治理提出了更多高品質、成體系、有創新的發展建議,為進一步凝聚共識、擘畫藍圖,攜手推動首都調解工作高品質發展,維護首都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奠定了堅實理論基礎。四場專業發言與談環節同步線上直播,七千余名調解相關人士線上觀看。

  天津市司法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袁紅麗,河北省司法廳副廳長梁洪傑,北京仲裁委員會,天津、河北司法廳(局)以及北京市、區司法局相關部門同志,調解員、律師代表近300人參加。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