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隨着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的開幕,北京展區精彩亮相,兼具醇厚文韻與酷感科技,吸引眾多中外客商觀摩,成為展館內的網紅展區。
北京展區位於15號館,以“科技賦能 創意引領”為主題,精心打造“最美中軸線”“北京文化論壇會客廳”“跨越山海 遇見北京”“舊書新知”“全世界都可以相信北京”五大板塊,在1188平方米展區內展示快手、完美世界、咪咕、黑弓、當紅齊天、PICO、追光動畫、墨境天合、798·751園區、金隅琉璃文化創意産業園等近60家重點文化機構、園區和企業的最新理念、服務與作品。
“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亮相
相隔很遠,就會被北京展區寬敞大氣、輕盈舒展的入口吸引。展區整體設計將傳統與現代充分融合,以北京市花“月季”為主造型,頂部飄帶以北京中軸線和三大文化帶手繪水墨為基底,充分展示北京的深厚底蘊和文化之美。
巨大的“人”字裝置《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矗立於展廳正中。該項目由冬奧會開幕式數字創意製作團隊黑弓集團打造。它選用體現中國傳統建築美學的典型結構“檐角”作為基本造型,將一左一右琉璃瓦造型與檐角流線造型相結合,構成“人”字結構。沉浸式體驗的裸眼3D視效技術生動呈現中軸線秩序之美。
中圖雲創與首都圖書館合作打造的VR視覺敘事作品《版畫中軸》,以歷史版畫《鴻雪因緣圖記》《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唐土名勝圖會》為內容基礎,高度凝練北京中軸線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産和民俗風情;“穹天玉宇”沉浸式中國藻井數字藝術體驗空間,通過沉浸式體驗空間展現中國傳統建築中的藻井;新京報社開發的《中軸長歌》運用3D全景重建等手段重現中軸線15個點位風貌……這些數字産品讓北京展區成為傳統文化全新表達的時尚秀場。
在國家重大活動亮相的國禮《燃燈佛舍利塔》、京繡《翠色蓮花雙鳳喜相逢》以及在中非論壇和“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展示的《宮燈葫蘆》《魚躍千里》,首次在本屆文博會精彩綻放,成為連接中外文明、促進交流互鑒的璀璨紐帶。
在“舊書新知”板塊,觀眾可現場購買中國書店提供的詩詞、散文、小説、戲劇等多種現代文學書籍舊書的初版本或經典版本。孔夫子舊書網帶來“梨園風景——京劇劇本文獻及名人墨跡展”,展出晚清民國珍貴京劇劇本、書刊千余件及“四大名旦”等京劇名家的親筆信札、手稿約50件。抖音集團與北京大學合作開發的“識典古籍”讓古籍閱讀更加便捷。
北京文化論壇會客廳直達深圳
文化科技融合新力量扎堆亮相,是深圳文博會北京展區歷來的特色。2025年亮相展區的優秀融合案例,更是北京文化産業發展最新成果的濃縮呈現。
北京文化論壇會客廳2025年首次亮相深圳文博會。5月26日,北京文化論壇會客廳第二場活動在京舉辦,將圍繞“邦畿千里:商文明的空間敘事與華夏基因”主題,通過現場直播將北京文化論壇送到深圳觀眾面前,也將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年度大展《看·見殷商》精華賞析“快遞”到深圳。
北京小鳥看看科技自主研發的PICO大空間體驗,展示了融合前沿VR技術的沉浸式太空探索游戲《太空奧德賽》《遇見東坡》《敦煌|時間的守護者》等;完美世界的AR試衣鏡,讓參與者秒換京劇風裝束;超高清“第二現場”讓國家大劇院原創話劇《林則徐》跨越數千公里,為文化精品直達基層提供生動案例……這些展項以科技賦能文化,讓文化服務於大眾。
展區內,北京日報聯合運用AIGC新技術,推出“我AI北京”活動,眾多生動影片展示北京魅力。泡泡瑪特海外限定系列手辦將在文博會上迎來國內首秀。5月25日,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冠軍“天工Ultra”的同胞兄弟“天工Lite”還將作為嘉賓亮相北京展區,生動展示北京文化新質生産力發展的最新成果。它由具身智慧機器人創新中心自研,是全球首個全尺寸、純電驅、擬人奔跑的人形機器人。
文商旅體融合新産品人氣高漲
多款專為文博會定制的文商旅體融合産品,讓來北京展區“買買買”的客人滿載而歸。
“北京大運河博物館《看·見殷商》大展+大運河遊船”限量聯票和通州文博季300余項配套優惠專為文博會觀眾打造;泡泡瑪特城市樂園眾多專屬盲盒等待深圳粉絲來北京拆盒;亮馬河遊船、798·751文化産業園、首鋼一高爐·So-Real科幻樂園、PICO沉浸式體驗樂園等紛紛針對觀眾推出優惠票……這些優惠禮包為北京暑期旅游提前點燃熱度。
京東方中聯超清影視級裸眼3D復刻北京最美圖景,並與現場擺放的星空藻井冰箱貼、工美新品“予尋”系列、京作龍順成傢具等公園文創、博物館文創等頂流文創聯動,構建文化消費新場景。
北京文化發展指數連續八年領跑全國
北京展區的熱度,源於北京文化産業深厚的發展基礎。展廳數據墻顯示,北京文化産業多項指標位列全國第一。
連續八年,北京在中國省市文化發展綜合指數排名中保持第一。2025年一季度,北京市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營收5851.4億元,同比增長約12.5%,佔全國比重為17.2%。利潤總額實現754.2億元,同比增長33.7%,佔全國比重為27.5%。其中,新聞資訊服務在全國佔比近1/3,內容創作生産在全國佔比近1/4,新聞出版、內容創作生産居全國前列,凸顯相關領域北京在全國發揮強大引領示範作用。(袁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