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法”破壁壘“加法”增活力 55項任務助力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

日期:2025-05-20 08:13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近日,北京印發《貫徹落實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意見實施方案2025年工作要點》,安排了6個方面55項具體任務。

  這些具體任務一方面以“減法”破壁壘,制定了清理市場准入障礙、破除要素資源交易壁壘等措施,全面清理規範破除制度障礙;另一方面以“加法”增活力,重點針對數據、資本、技術等要素的暢通流動,制定了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所有措施。

  地方立法

  起草《北京市促進市場公平競爭條例(草案)》

  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的統一是首要任務。

  梳理發現,2025年本市在産權保護方面的重點是設立重大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綠色通道,增強企業産權保護預期和發展信心;在市場准入環境方面將開展市場准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實施新版市場准入負面清單,落實“非禁即入”要求,出臺市場准入效能評估實施方案,加力破除市場准入壁壘。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企業更關注公平競爭。此前,北京已經出臺了《北京市公平競爭審查工作程式規定(試行)》,提高審查工作的透明度。據了解,2025年本市還將開展公平競爭審查抽查,圍繞破除地方保護、市場分割等突出問題,加大對重點領域、特定行業政策措施的抽查力度;起草《北京市促進市場公平競爭條例(草案)》,推動地方立法。

  “在信用制度建設方面,我們將在全市相關領域實施行政處罰決定書和信用修復提示函‘兩書同達’,優化信用修復流程,實現信用修復資訊實時更新和共用。”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説。

  優化營商

  探索制定市場監管部門減輕處罰清單

  除了以“減法”破除壁壘,本市還以“加法”進一步暢通經濟迴圈。此次要點任務聚焦數據、資本、技術等要素市場制度建設問題,提出了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的所有措施。

  比如,在數據要素方面,2025年將重點培育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開展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先試,實行全市公共數據統一目錄管理,構建場內場外相結合的數據流通交易市場,探索産品“一地上架、地方互認”模式;

  在資本要素方面,積極推動北京證券交易所深化改革,擴大合格投資者規模,支援北京股權交易中心專精特新專板建設;

  在綠色和技術要素方面,積極爭取建設全國性技術交易服務平臺,推動北京綠色交易所建立健全配額管理、交易監管、核查核證等機制。

  “商品服務市場既是統一大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與百姓生活關係最密切的領域。”相關負責人説,針對解決企業和群眾關心關切的問題,本市將大力推動有關改革舉措落地,加快推進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標準統一,提高經濟運作效率。

  其中,在提升消費服務品質方面,2025年的重點是實行強制性産品認證免辦監管尺度一致、檢查標準統一、檢查結果互認;在完善重點領域標準體系方面,將對本市現行有效的2247項地方標準全面開展公平競爭審查,對限制競爭的地方標準及時修訂或廢止,推動京津冀計量技術規範共建共用。

  公平統一的市場監管是市場運作秩序和資源配置效率的有力保障,《工作要點》將通過規範監管行為、創新監管方式,不斷降低監管成本、提升監管效能,為經營主體打造高效包容的經營環境。2025年,北京將持續深化一體化綜合監管改革,創新市場監管領域新興産業監管模式,探索制定市場監管部門減輕處罰清單,持續落實輕微違法容錯糾錯清單。

  京津冀

  更多區域通辦事項納入“一網通辦”

  京津冀協同發展邁入新十年,已進入全方位、高品質深入推進階段。

  “京津冀區域市場一體化合作,是以區域市場一體化推進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舉措,也是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實際行動。”相關負責人説,2025年本市將聚焦政務服務合作、信用監管聯動、跨境貿易協同等三個方面實現率先突破。

  目前,三地已實現230項政務服務事項“同事同標”,209項從業資質資格互認。

  “今年我們將重點出臺京津冀互認資質資格場景化應用文件,實現20項以上互認資質資格統一規範辦理或‘亮證即辦’。”相關負責人解釋,所謂“亮證即辦”,就是辦事人出示官方平臺亮證渠道紙質證明或電子證照即可辦理,無需提供其他材料。三地正在探索將更多京津冀區域通辦事項納入“一網通辦”專區。

  此外,在聚焦信用監管聯動方面,2025年將持續推進信用資訊跨區域互認,完善跨區域場景互認和聯動應用機制;聚焦跨境貿易協同方面,提出開展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出臺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措施,加快口岸物流數據互聯互通。(曹政)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