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無人配送車隊掀起物流業變革

日期:2025-05-19 11:10    來源:​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分享:
字號:        

  幾天前,一台無人配送車從北京空運至迪拜,開啟了異國他鄉的自動駕駛之旅。

  這兩年,來自北京民營獨角獸企業新石器無人車公司的無人車先後“駛”入德國、阿聯酋、日本等國家。

  國內的運營城市更如繁星點點——成都、長沙、紹興、石家莊……新石器無人配送車陸續在多座城市獲得路權和牌照,實現完全自主的L4級無人駕駛配送。特別是在送快遞的場景中,無人配送車可以奔波於小區和站點之間,不知疲倦地送貨。

  新石器無人車正以每天大約40台的速度增長,目前已在全球13個國家、100多個城市累計交付部署超3000台,自動駕駛行駛里程累計超過3000萬公里,成為全球最大的無人配送車隊。

  這家公司成立才7年,距離其首次獲得路權也才4年,為何能打造出如此大規模的無人車隊?

  “新石器”的故事,還得從“舊石器”開始説起。

  2009年,創立新石器無人車公司前,創始人余恩源曾做過一家瞄準物流行業的技術公司。為了了解行業,他專門到長沙、武漢、深圳幹了三個月的快遞員,全流程體驗收貨、派送、轉運等各個崗位。

  “之前想像過快遞員會很辛苦,但沒想到這麼辛苦!”那三個月正是南方最熱的季節,一線快遞小哥的艱辛超乎余恩源的想像。當時,快遞的面單都得手寫,他每晚收完件就11點了,還要回去交接面單、手工錄入,忙到凌晨1點,早上6點又得起床再去收件、派件。

  彼時,中國電商剛剛起步,快遞業務趁勢迎來“黃金年代”。他看到了行業的痛點,也瞅準了機會,研發出中國最早的一款國産快遞專用PDA(手持移動終端設備),讓快遞小哥不再手寫,只需掃描單號即可。因為效率大增,這款設備很快佔領了國內80%的市場。

  “快遞員到府送件時,客戶不在家怎麼辦?還得把包裹扛回站點,太辛苦了。”為了解決這一痛點,兩年後他又推出了最早的快遞櫃。當余恩源有關物流配送的專利挂滿了墻時,他卻被一場舉世矚目的比賽改變了創業方向。

  2016年3月,阿爾法圍棋以4比1的總比分擊敗世界冠軍棋手李世石。這讓余恩源大受觸動:對於蓬勃發展的物流行業,人工智慧是否可以掀起一場變革?事後回看,很多自動駕駛創業者或多或少都受到這場比賽的激勵。

  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開始了。

  在物流行業,“‘最後五公里’末端配送佔到成本的60%。如果運輸實現無人化,那社會物流成本便會大幅下降。”他算了一筆賬:算上輕卡、麵包車、三輪車等,中國城市的配送車輛有幾千萬輛,營收規模達萬億級,無人車潛力巨大。

  2018年,他守着老本行,但賣掉了“舊石器”,開啟了自己的“新石器”時代——研發中國最早的無人配送車。頭三年是最難的,如同行走在黑夜中,沒有人能預測無人配送模式何時可以落地,每台車三四十萬元的高成本也讓物流企業望而卻步。

  成本高,是當時困擾自動駕駛行業的共同難題。早期,自動駕駛車上都安裝了大量鐳射雷達等感測器,造價奇高。經過三年的徘徊,新石器無人車改走“視覺為主、鐳射雷達為輔”的技術路線。

  “最新無人配送車上的雷達只剩下一顆旋轉式的鐳射雷達,配合12個相機。這符合大規模商業化的需求。”余恩源解釋,以視覺為主的數據輸入到相當於無人車“大腦”的大模型裏,會自動解碼生成資訊並實現自我進化。隨着去年無人車上路數量突破千台,新石器的數據訓練模型達到新高度,自動駕駛系統運作變得更順暢。更重要的是,新石器無人車已迭代6次,每次在性能提升的同時,成本下降大約30%,現在每台車的成本已降至10萬元以內。

  2021年,新石器終於迎來了曙光——北京自動駕駛示範區向其頒發了全國第一張無人配送車上路許可證書,已經展示三年的無人配送車終於可以駛上公開道路。

  余恩源抓住了機會,無人車從北京出發,駛向更多城市,開啟大規模商業化之路。其成本優勢隨之顯現:從與國內多家快遞公司的合作來看,無人配送車可以讓每單成本降低0.1元。這對“分厘必爭”的快遞行業來説,已是降本增效的一大步。

  今年,新石器公司在全國部署無人車的數量將達到1萬台。全球首個萬台規模的L4級別無人配送車隊,正列陣待發。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