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機器人+能源’協同創新守護安全 多方聯動推動首都高品質發展”主題活動上獲悉,由中關村機器人産業創新中心與崑崙數智聯合推出的新型防爆巡檢機器人已於近日在新疆油田“上崗”,2025年預計將有近百台機器人陸續在多個油田投入使用。
在新疆風城油田,半人多高的藍灰色身體、長着一對如探照燈般大眼睛的機器人正在來回巡查。工作人員介紹,這個正在進行現場測試的機器人能夠全自主巡檢,對儀器儀錶的跑冒滴漏、有毒有害及可燃氣體進行實時監測報警,大幅降低了人工巡檢及作業風險,提升工作效率。
“野外作業高溫、高危場景密集,設備往往需要24小時監測,人工巡檢效率有限且危險,油田作業的這些特點使其對機器人的需求十分強烈。”中關村機器人産業創新中心總經理蒙洋説。
蒙洋介紹,過去相對傳統的機器人智慧化程度有限,需要提前寫好複雜的程式,甚至配備一位工程師“跟班”,機器人才能完成既定的工作,這種應用場景不但無法為企業減負增效,甚至還需要投入額外的人力成本。而接入大模型技術後,機器人開始具備真正的智慧,從過去“死讀書”變得能夠“學以致用”,具備推理、判斷和決策等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走進新疆油田的機器人並不是一家企業單打獨鬥的成果。“底盤是中關村機器人産業創新中心子公司研製,機械臂是遨博智慧的,演算法來自北京化工大學。”蒙洋介紹,依託中關村機器人産業創新中心,多家北京科技企業、院所聯合進行了機器人共性技術的攻關。
當日,中關村機器人産業創新中心運營方中關村機器人産業創新發展有限公司,與中石油旗下崑崙數智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重點攻關石油化工等高風險行業的特種機器人技術,實現高危環境下的無人化作業與實時安全監測,進一步降低能源生産風險。(孫奇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