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極高的壓力環境中,見證水在室溫環境下緩緩結冰;用20根各色羽毛製作一個羽毛球,感受體育運動中的力學……5月17日至18日,中國科學院迎來第二十一屆公眾科學日,30余家在京科研院所敞開大門,舉行豐富多樣的科普活動。
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該所博士生錢昂向小觀眾展示一台特別的“抓娃娃機”——二維材料轉移平臺。這臺設備搬運的材料,薄到僅有一層原子厚度。
“如果沒有這臺設備,我們拿取石墨烯薄片,就像用手去抓空氣,根本無法實現。”錢昂邊説邊帶着小觀眾透過顯微鏡觀察。
科學的味道也可以用味蕾品嘗。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的動感單車上騎行1分鐘,小觀眾馬嘉祺興奮地從工作人員手中接過一朵棉花糖。製作這團“雲朵”的電能,就來自他剛剛騎行時産生的能量。觀眾可以親身體驗力學在體育、機械、生活等場景下的獨特應用,感受“萬物皆有力”。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為觀眾現場製作液氮冰激凌,巧用液氮快速冷卻的特性,僅需幾十秒就可以出餐。
公眾科學日期間,中國科學院在全國的135個院屬單位開放科研場地近400處。其中,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國家野外觀測研究站等高端科研設施開放。科普講座、實驗演示、互動體驗、科普劇等“硬核”科普活動將密集舉行。以院士為代表的一線科技工作者,將在真實科研場景中與公眾交流。(劉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