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一場非遺口技表演《運河聲聲 詩韻傳鄰》,拉開了第七屆北京鄰里節的序幕。(王琪鵬 攝)
5月10日,第七屆“北京鄰里節”主會場活動在大運河畔的通州區西海子公園舉行。當天,全市5000余個社區同步開展鄰里節活動,共同營造“鄰里一家親”的濃厚氛圍。
“無恙蒲帆新雨後,一枝塔影認通州。”一場新雨之後,北京碧空如洗。在著名的“三廟一塔”旁,鄰里節主會場活動吸引了許多居民參加。大人領着孩子,年輕人陪着父母,居民們喜氣洋洋地聚到一起,共度自己的節日。
在一段精彩的非遺口技表演中,第七屆“北京鄰里節”拉開帷幕。來自通州區的非遺傳承人將傳統口技與現代打擊樂相結合,運用精湛的技巧,模倣運河碼頭的叫賣聲、鞭炮聲,展示出一幅運河人家的生活畫卷。
2025年鄰里節活動的主題是“相約鄰里節·共築友好城”,旨在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居民走出家門,融入社區“大家庭”,增進左鄰右舍間的情誼,共建友好之城。活動中,社區居民、社區工作者、新就業群體、志願者紛紛登臺參與,通過情景劇、相聲、歌舞等形式多樣的文藝節目,展現了“遠親不如近鄰”的精神內涵。
在鄰里節主會場組織的鄰里市集上,來自密雲區東邵渠鎮小嶺村的鐵皮蟈蟈吸引了不少孩子的目光。“小嶺村的鐵皮蟈蟈有三百多年曆史,以體形雄壯、叫聲洪亮聞名。”小嶺村第一書記師瑞介紹,如今村裏已經將鐵皮蟈蟈做成特色産業,還開發了文創産品,帶動村民增收。
矮生番茄、歐芹、迷迭香……鄰里市集上的陽臺蔬菜展,讓居民們大開眼界。“這些陽臺蔬菜非常好養,既能觀賞,又能做菜擺盤。”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園藝係教師王月英的現場科普,讓居民們既飽了口福,又長了知識。
本屆北京鄰里節活動由市委社會工作部會同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等23家單位聯合主辦。據了解,北京鄰里節是首都社區治理創新品牌。活動以“近鄰”共建、“友鄰”共治、“睦鄰”共用為核心理念,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黨建引領優勢作用,帶動多元主體走進社區、開展服務,融入鄰里交往、形成鄰里共情,提升對社區的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榮譽感,共同建設美好社區家園。(王琪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