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賦能國際文化交流,傳播中國優秀歷史文化,講好北京文博故事,提升中外學生跨文化理解與合作能力,2025年4月24日,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及中國傳媒大學的國際國內學生代表赴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開展“跨越文化的橋梁”2025年度首場主題研學活動。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展示北京地區石刻文物為主的專題性博物館。博物館依託明代真覺寺金剛寶座(五塔)塔院建立,環境清幽,古塔巍峨,石刻精美,是了解北京石刻藝術和歷史文化的絕佳去處。
此次活動由北京市文物局指導,北京市文博發展中心、清華大學學生全球勝任力發展指導中心、北京大學燕京學堂、中國人民大學留學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國際傳媒教育學院、北京市對外傳播交流中心和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共同組織承辦。來自巴西、印度尼西亞、加拿大、比利時、緬甸、吉爾吉斯斯坦、蒙古、柬埔寨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學生骨幹共20餘人參加活動。
為增強博物館的國際影響力,提升服務品質,同時為國際學生提供一個深入了解中國文化、鍛煉社會實踐能力的機會,北京市文物局擬招募並組建“文化使者”團隊,從國際學生的視角講述北京文博故事。本次活動邀請了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的約旦籍學生阿雅以首位“文化使者”的身份介紹了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的簡要情況、展陳特色及文創産品。
隨後,中外學生在手作工坊體驗了拓片製作,學生們將宣紙覆在石刻碑文上,輕輕敲打、上墨,再現中華傳統書法與圖案的韻味,在動手實踐中感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體驗活動後,中外學生在講解老師的引領下,開啟了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的深度文化之旅。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青年學子們穿梭於古樸的石刻藝術殿堂,通過一件件承載千年文明印記的石刻文物,展開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講解老師以生動的語言和專業的視角,為學生們系統梳理了中國石刻藝術的發展脈絡。
當國際視野與傳統非遺技藝交融,文化遺産便在創新中煥發新生,成為聯通古今、對話世界的文化紐帶。通過活動,國際學生們將把在中國學到的知識和體驗帶回自己的國家,成為中華文化傳播的使者。未來,期待能夠通過舉辦更多類似的活動,讓更多的國際友人了解中國、愛上中國、傳播中國。
學生感想
江如影(加拿大)
昨天的博物館之行,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看著石碑上的文字和圖案,聽着講解員的講解,我能看到古人的生活場景、信仰追求。也讓我意識到藝術與歷史、社會發展的緊密聯繫。這次活動不僅讓我學到了新知識,很感謝學校安排這樣的活動,讓我有機會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的魅力。
陳凱晴(中國香港)
拓印真好玩!在博物館把紙蒙在石頭上拍拍,花紋就出來了。雖然我做得歪歪扭扭的,但超有成就感。摸到歷史的感覺,真奇妙!
康曉蒙(中國大陸)
在石刻藝術博物館見到了明朝皇家佛教建築的精華,敕建金剛寶座莊重典雅而宏偉大氣,塔身上千佛一面呈現出寧靜祥和的意境。徘徊在博物館這個小院中,細細感悟佛教文化的浸潤和古代石刻藝術魅力。
雷內·諾伊曼(義大利)
參觀石刻博物館極其有趣,尤其是該博物館內還包含着一座引人入勝的明代佛教寺廟——真覺寺。此次游覽資訊量極大,充滿了引人入勝的文化和歷史典故,不僅揭示了石刻技藝的演變,還展現了中國宗教藝術的廣闊背景。博物館的每一個角落都引人深思,激發着人們的好奇心。講解老師非常專業,能夠用流利的雙語對各種文物進行詳盡的描述。
陳容財(柬埔寨)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的藏品豐富而精美,從古樸的漢代石刻到細膩的明清雕刻,展現了中華石雕藝術的深厚底蘊。館內陳列的佛像、碑刻等文物,線條流暢、神態生動,讓人驚嘆於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藝。博物館雖不大,但佈局精巧,漫步其中能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氛圍。參觀後,這些沉默的石雕仿佛仍在訴説着千年的故事,令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