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成就展:農業生物育種成果大放異彩

日期:2025-04-21 17:25    來源:北京市農業農村局

分享:
字號:        

  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成就展上,由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組織的多個現代農業成果精彩亮相,吸引了眾多關注目光,成果涵蓋了蔬菜、糧食、畜禽等多個領域,重點展示了北京市在生物育種技術研究與應用方面的豐碩成果,為推動農業現代化和保障糧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

  蔬菜育種成果豐碩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帶來多個高品質蔬菜品種,通過對控制性狀的關鍵基因進行精準編輯,選育出的高品質黃瓜中農126號、中農脆玉3號、中農脆玉4號品種表現卓越,其中中農脆玉3號富含丙醇二酸,入選“2024年中國農業農村重大科技新成果”和“中國農科院重大科技産出”。以醋栗番茄PP(PI365967)和大果番茄AC(Ailsa Craig)為基礎材料,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創制了高糖1號和高糖2號兩個番茄新材料,不僅實現了高糖低酸,還提高了果實重量,打破了番茄産量和品質無法兼顧的難題。該研究所的基因分型實驗室專用機器人與分子育種成果同樣亮眼,開發了國內首款基因分型實驗室專用機器人,可用於代替人工進行自動化分子育種實驗,大大提升了分子育種的效率和準確性。

  優質種源帶動畜禽産業升級

  北京首農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的“京”系列蛋種雞是自主培育的適合國內集約化、規模化飼養的農業農村部主推品種,累計推廣78億隻,國內市場佔有率達60%。聯合中國農業大學研發了“鳳芯壹號”基因晶片,建立了蛋雞基因組選擇技術平臺,提升了蛋雞育種的精準度和效率。該集團利用自主基因編輯技術對豬細胞表面受體CD163基因的藍耳病毒結合位點進行精準敲除,培育出具有100%藍耳病抗性的基因編輯豬新種質。這一成果推廣後,有望實現我國豬藍耳病的徹底凈化,每年為我國生豬業新增上百億元效益,對保障生豬養殖産業的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農作物育種技術取得關鍵突破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與北京齊禾生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通過多重基因組編輯技術,精準改造小麥感病基因MLO,賦予小麥廣譜持久的白粉病抗性。該技術不僅顯著縮短育種周期,還能提升作物抗病性和産量,品種已獲農業農村部生物安全證書,為小麥安全生産提供了重要保障。

  中國農業大學利用微生物宏基因組數據,挖掘具有靶向功能的新型基因編輯工具,取得基因編輯底盤技術原創性突破,該技術打破了國外在基因編輯原始核心專利上的壟斷,未來將逐步從基礎研究拓展到農業、制藥、醫療等多個應用領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依託國家級科研平臺,成功研發出抗蟲玉米ND207、耐除草劑玉米CC-2及複合性狀玉米ND207×CC-2。相關成果通過科企合作實現了産業化應用,已培育12個審定品種並由企業推廣,有效降低了農藥用量,提高了生産效益,為綠色高效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的二係雜交小麥育種技術體系是我國原創性成果,具有完全知識産權,解決了國際雜交小麥科學難題,目前已培育出“京麥”系列雜交小麥新品種20多個,其中京麥188、京麥189等是我國首批審定的耐鹽鹼小麥品種,對於利用鹽鹼地種植小麥、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該院的京科501和甜加糯鮮食玉米主導品種也亮點十足,京科501能夠主動適應不同密度和多樣脅迫環境,具有豐産穩産、優質多抗等優良特性,2024年通過國家審定,其株型緊湊、種植密度彈性較大、種植時間靈活、綜合抗性強、籽粒脫水快,兼顧機械穗收和籽粒直收,為玉米種植戶帶來了便利和更高的收益。農科糯336、飛花等甜加糯新型鮮食玉米品種,入選中國農業農村十項重大新産品和全國主導品種,同一果穗上聚合了甜、糯兩種籽粒,口感獨特,農科糯336還通過國家四大主産區審定,籽粒葉酸含量高,深受消費者喜愛。

  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抗蟲耐除草劑生物育種專業化品牌“豐脈”,不斷創新為農戶提供優質、完整的生物技術解決方案。豐脈系列玉米、大豆性狀産品已相繼獲得國內、國際生物安全證書,在國內商業化進程中處於領先地位,為農業生産的綠色、高效發展保駕護航。

  超級植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圍繞植物RNA表觀遺傳化學修飾N6-甲基腺嘌呤m6A開發的生物育種技術也備受關注,通過對植物進行酶工程改造,引入RNA化學修飾m6A去甲基酶,操控植物RNA上m6A修飾含量,進而調控基因表達,實現作物高産高生物量,為農作物增産提供了新的技術思路。

  開闢替代蛋白生産新途徑

  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展示的替代蛋白食品關鍵技術,通過合成生物學、細胞工廠等前沿科技攻關,突破細胞培育肉等替代蛋白食品生物製造的底盤技術,構建起我國自主知識産權的替代蛋白食品製造關鍵技術體系,推動了替代蛋白食品産業化發展。

  蘇陀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植物基蛋白産品,原料主要來自大豆分離蛋白、谷朊粉、大豆濃縮蛋白和蠶豆蛋白,採用國際領先的溫和物理工藝,無需添加劑重塑蛋白結構,同時去除豆腥味,賦予植物蛋白全新的口感這一創新産品為食品行業提供了優質的蛋白原料,滿足了消費者對健康、美味植物蛋白食品的需求。

  北京首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乙醇梭菌蛋白,以乙醇梭菌為發酵菌種,以含碳工業尾氣作為碳源,氨水作為氮源,經氣體預處理、發酵、離心、噴霧乾燥等工藝生産單細胞蛋白,該技術顛覆了傳統化工路線,開闢了非糧蛋白生産新途徑,産品已被批准在水産、仔豬和肉禽飼料中使用,應用場景廣闊,為我國飼料産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此次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成就展匯聚了農業領域的前沿技術與創新成果,充分展示了北京農業科技創新的強大引領力和輻射效應,這些成果不僅為北京乃至全國的農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進農業現代化做出了積極貢獻,讓農業發展在科技賦能下,綻放出更加絢爛的未來。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閉幕後,參展成果將轉為常設展繼續在中關村展示中心進行集中展示。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