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至12日,第十三屆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在京舉行,儲能領域全産業鏈的近800家企業匯聚,多家在京企業攜新技術、新産品參展,一批更安全的儲能技術集中亮相。
北京海博思創公司研發的新一代液冷儲能系統,單艙容量超過8兆瓦時。工作人員介紹,這款儲能産品實現了高度整合,單體的電芯數量超過4000個,要保障每個電芯的絕對安全,考驗着系統的電池管理能力。研發團隊為電芯配置了膨脹檢測和聲波探測設備,一旦出現電池變形或電流聲異常,就能及時發現預警。
在確保電芯工作安全方面,企業各出奇招。北京新源智儲公司聯合清華大學研發出一款不燃、不爆的“油”——無燃點高絕緣超分子浸沒介質,將電芯“泡”在其中。一旦電芯工作時出現熱失控,介質就能快速實現滅火阻燃。目前這套設備已通過相關檢測,單臺最多可存儲422度電,可在工業或商業終端使用。同時,設備自身也擁有良好的熱管理功能,單層52顆電芯的溫差不會超過1.5攝氏度。
圍繞鋰電池的安全防護,不少企業推出了更安全高效的消防安全管理設備。此外,沒有着火、爆炸風險的液流電池,單純依靠機械能實現儲能的飛輪儲能等新技術,也已投入實際使用。
“飛輪儲能在安全性上優於主流的化學電池,響應速度也更快,可以實現毫秒級的充放電響應。”北京泓慧能源工作人員表示,磁懸浮軸承在真空環境下高速旋轉儲存能量,這讓設備損耗變得很小,粗略計算,單臺設備可以使用超過20年。目前,該公司研發的1兆瓦飛輪儲能系統已在多地實際使用,助力電網的一次調頻。(劉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