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開區實現“空氣品質無人監測”全域覆蓋

日期:2025-04-10 11:00    來源: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分享:
字號:        

  從經開區生態環境建設局獲悉,近日,無人駕駛大氣環境監測車監控面積擴展至60平方公里核心區域,實現了核心區的全域覆蓋。

  依託北京·亦莊全域人工智慧之城建設,北京經開區積極推進AI技術與空氣品質監測領域深度融合,全力以“數智”手段守護“亦莊藍”。2024年7月,全國首批移動智慧監測大氣環境品質的無人車在經開區上路,在園區、地鐵站點、商業廣場等人口密集和重點場所24小時不間斷執勤,兼具“安全守衛者”和“大氣污染偵察兵”雙重身份。它們的監測範圍十分廣泛,涵蓋顆粒物(PM2.5和PM10)、二氧化氮(NO2)、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等八項重要污染物指標,能夠實現全方位、多維度的空氣品質監測,為經開區的空氣品質監管提供了海量且精準的數據支援。

  一輛輛小巧的無人駕駛大氣環境監測車靈活穿梭在北京經開區的大街小巷,它們時而隨着城市的車流勻速前行,流暢地融入日常交通;時而遇到行人,便自動平穩停車耐心等待,宛如訓練有素的城市守護者。這樣的場景,如今已成為市民群眾眼中再熟悉不過的日常。

  幾個月以來,為了進一步提升區域大氣污染治理的效率與精準度,經開區生態環境建設局在“無人駕駛+空氣品質監測”領域持續深耕,通過空間拓面、時間提精、分析升維等進行了一系列創新升級。

  在空間拓面方面,監測車的覆蓋範圍不斷擴大。據經開區生態環境建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最初,車輛監測區域僅涉及重點區域的13平方公里,而如今,車隊規模已由4輛擴充至11輛,監控面積大幅擴展至60平方公里核心區域,真正做到了全域無死角覆蓋。同時,為確保監測工作的連續性與穩定性,車輛除自動充電時段外,實現全天候不間斷走航監測,進一步提升了監測的時間密度,解決以往夜間監管可能會出現空白的問題,使夜間高值無處遁形,為全面掌握空氣品質的時間變化規律提供了更完整的數據。在分析升維層面,通過5G網路實時傳輸,監測數據可在電腦和手機端同步呈現;系統搭載的智慧分析模組,可自動識別走航過程中的高值點位,並實時推送預警資訊,巡查人員根據這些資訊可開展精準排查,快速鎖定污染源,形成空氣品質“預警-確認-移交-整改-復查-銷號”閉環管理體系。“借助大數據分析技術,自動識別高值點位,實時推送預警資訊,高值熱點精準定位。”該負責人表示。

  經開區生態環境建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經開區將堅定不移地優化無人駕駛空氣品質監測技術。一方面,積極引入最新的AI智慧化工具,不斷提升監測智慧化水準;另一方面,探索將監測數據與視頻影像相結合,進一步提高監測的精準度。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與模式升級,為區域高品質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環境保障,向着打造智慧環保新標桿的目標大步邁進。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