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開區加速打造全球科創樞紐

日期:2025-04-09 11:19    來源: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分享:
字號:        

  區內企業攜前沿科技成果集中亮相常設展;“亦莊智慧”閃耀重大成果發佈;超高倍率鋰離子電池項目簽約落地……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上,作為首都高精尖産業主陣地的北京經開區,展現出加快核心技術攻關,提速創新成果轉化,打造全球科創樞紐的階段性成果。亦莊的“創新密碼”,正是一流的營商環境與創新生態,托舉着企業向新而行、向高攀登。

  做強産業生態圈

  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常設展的人形機器人展區,人形機器人“天工”邁着穩健的步伐行走,時而舉起手打招呼,靈活的動作收穫了參觀者由衷的讚嘆。此外,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即將發佈的“天工2.0”機器人,也在本屆中關村論壇年會首次對外亮相。

  “天工”所代表的,正是北京經開區加快打造機器人産業高地的最新成果。在具身智慧方面,北京經開區已集聚了小米機器人、優必選等具身智慧及智慧製造生態企業300余家,打造了核心零部件+人形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協作機器人、物流機器人——“1+6”産業體系,基本形成覆蓋核心零部件、整機到應用場景的具身智慧産業鏈體系,是北京市重要的具身機器人産業集聚區。

  把握産業發展黃金期,北京經開區佈局了25萬平方米北京市機器人産業園(亦莊),支援百億機器人産業基金落地,推動機器人率先賦能工業製造、商業服務、醫療康養等重點領域。前不久,北京經開區還發佈了萬台機器人創新應用計劃,明確在兩年內釋放超萬台、近50億元具身機器人應用機會,其中超千台為人形機器人需求,建設九大標桿應用場景,加速機器人落地應用。不久的將來,機器人將走進經開區的企業、醫院、學校等場所,以AI技術為城市帶來“新機”。

  不僅如此,在生物醫藥領域,經開區圍繞建設全球“新藥智造”産業高地目標,將出臺産業政策2.0版,並加快建設國際醫藥創新公園BioPark;汽車領域,規劃建設北京亦莊·汽車智造創新城,出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關於促進智慧網聯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措施》……放眼更廣範圍,北京經開區正持續築牢産業生態圈,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築牢發展優勢根基。

  做優營商“軟環境”

  “總投資2.6億元,預計今年四季度可以完成設備導入,2026年將實現量産,投産後年産能可達到4萬台!”在2025年“投資北京”大會上,北京星川新能源電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星川”)超高倍率鋰離子電池項目簽約落地北京經開區。

  從2025年1月份註冊成立到此次新項目落地,北京星川接連為北京經開區投下“信任票”。高效的企業服務是其看重經開區的重要原因。正如北京星川董事長劉強所説:“在落地過程中,經開區高端汽車和新能源産業局、行政審批局的工作人員為我們介紹了相關政策、生産場所,還在審批方面提供支援。最終,從2024年10月意向落地經開區算起,我們僅用不到三個月便順利完成了註冊。”

  優化營商“軟環境”,築牢發展“硬支撐”。為加快引聚全球創新資源,北京經開區堅持“用心、用情、用力”,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品質發展的“一號工程”來抓,持續完善“科技産業統籌部門+産業局+産業專班+平臺公司+要素支撐”工作機制,打造高水準專業化産業組織體系;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創新推出“證照0號管家”智慧應用品牌,率先在北京市開展“四個免於提交”改革;形成了“産業升級基金+專項子基金(科創基金、人才基金、種子基金等)+市場化子基金”覆蓋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基金生態……

  高效、便捷、優質的營商環境,為創新成果落地紮根提供着沃土與養分。2025年1月,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三城一區”成果轉化重點項目——百邑無憂疫苗産業化基地一期在經開區正式竣工,項目計劃建設産能為每年1000萬劑,達産後預計年産值將高達20億元。公司董事長嚴文華表示:“經開區的政策體系,為企業研發投入解除後顧之憂,加速技術創新的步伐。同時,‘三城一區’有關政策還提供了人才引進、住房補貼、教育資源等保障措施,吸引了大量高精尖的生物醫藥人才落戶北京,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撐。”

  做活創新“生力軍”

  如今,北京經開區創新主體迎勢而為,技術成果愈發亮眼。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上,不僅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華翊博奧(北京)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藍箭航太空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參與了多項重大成果發佈,醫療器械、自動駕駛、機器人等領域的技術産品亮相,也在國際化平臺上持續擦亮着“亦莊智造”名片。

  創新的基因,已經融入經開區的發展血脈。在經開區,一家家領軍企業正加碼投資。綠傳科技將在經開區新建約1萬平方米的高端産品生産基地,計劃總投資2.5億元,建設傳動系統及動力域控制器自動化生産線和試驗中心。阿斯利康將在京投資25億美元,在經開區建立第六個全球戰略研發中心以及高標準産業化項目。

  一個個前沿技術産品正開花結果。2025年一季度,北京經開區兩款一類新藥、三款創新醫療器械獲批上市,佔全市同期獲批總量的62.5%,其中包括全國首個獲批上市的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藥物——鉑生生物研發的艾米邁托賽注射液,國內首個獲批全人群頭頸部鱗狀細胞癌適應症的抗PD-1單抗——神州細胞的菲諾利單抗注射液。日前,谷神星一號遙十、遙十七接連發射,實現“五天兩連勝”,已成為民營航太領域發射次數最多、發射衛星數量最多、成功率最高的商業運載火箭。

  當前,北京經開區正加快構建國際一流高端産業綜合新城,在從産業高地到科創樞紐的進階之路上,經開區將持續優化創新生態,用更加精準的支援體系,解決科技成果轉化難點堵點,讓實驗室的智慧火花真正照亮産業升級之路,為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