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全球獨角獸企業大會”發佈的《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2025年)》(以下簡稱《報告》),當前中國共有獨角獸企業409家,佔全球獨角獸企業近30%,僅次於美國。北京這座“獨角獸之城”,以115家的數量優勢位居全國首位。作為首都高品質發展開路先鋒,北京經開區(北京亦莊)正以獨特的創新生態體系,成為獨角獸企業成長的搖籃。
築巢引鳳
打造硬科技孵化“強引擎”
作為北京經開區重點引進和支援的高科技企業,北京芯馳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馳科技”)於2024年7月正式將北京辦公室(全球總部)遷至北京經開區大族智慧網聯汽車産業創新園。在經開區優質營商環境及大族啟航孵化器的全方位支援及賦能下,這家國內頭部車規級晶片企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全系列産品累計出貨量超800萬片,超100款主流量産車型已搭載芯馳車規晶片。憑藉在智慧車規晶片領域的創新突破與量産實績,芯馳科技榮獲“中國獨角獸企業”榮譽稱號。
“全球總部落戶北京經開區以來,芯馳科技與本地資源共振共贏,與理想、北汽、小米、北京賓士等眾多車企積極開展合作,並攜手百度、高德、京東方、國汽智聯、國創中心等生態夥伴共同成長。”在全球獨角獸企業大會上,芯馳科技創始人仇雨菁圍繞《智慧化平權 國産晶片如何突圍》的主題深入剖析智慧汽車時代下國産晶片面臨的機遇、挑戰與破局之路。她表示:“我們堅信,唯有汽車産業上下游緊密攜手,方能真正實現技術降本,這也是芯馳作為本土汽車晶片企業能為車企帶來的核心價值。我們相信,未來的行業格局一定會更加開放和高效。”
近年來,北京經開區以“築巢引鳳”為理念,加快優質創新孵化載體建設,為硬科技企業提供了成長的沃土。截至3月初,北京經開區已累計落地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國家級眾創空間13家、市級孵化器15家、區級孵化器9家,形成了從眾創空間到孵化器再到加速器的完整孵化鏈條。芯馳科技所在的大族智慧網聯汽車産業創新園作為北京市科技企業孵化器,以T2號樓為載體,打造以孵育智慧網聯、新一代資訊技術、智慧製造為主的綜合性科技企業孵化器——大族啟航孵化器,為不同成長階段和發展層次的科技企業提供政策宣貫、特色培訓、投融資活動、大賽路演、技術對接等服務,成為經開區打造硬科技孵化“強引擎”、助力獨角獸企業成長的生動縮影。
強基固本
構建創新型企業梯隊“金字塔”
獨角獸企業,一般指成立時間不超過10年、估值超過10億美元,且具備獨有核心技術、獨特競爭優勢和市場潛力的未上市企業。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梯度培育創新型企業,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支援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發展,讓更多企業在新領域新賽道跑出加速度。
作為首都高精尖産業主陣地,北京經開區在梯度培育創新型企業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2025年1月,中關村獨角獸企業發展聯盟、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等單位聯合發佈《北京市獨角獸企業名單(2024)》,統信軟體、青藤雲安全、芯馳半導體、藍箭航太等19家北京亦莊企業入選,涵蓋了積體電路、智慧裝備、醫藥健康、新一代資訊技術、軟體和資訊服務、新消費與零售等多個前沿科技領域。
“統信自主研發的作業系統發展進入了規模化使用階段,國産平臺裝機量已超800萬套,服務客戶累計超5萬家。”北京市獨角獸企業統信軟體總裁劉聞歡表示,未來五年,統信軟體將瞄準“億級”用戶規模,打造具備國際主流水準的作業系統産品和具備國際影響力的中國作業系統品牌。
加快推動完善創新型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十四五”以來,北京經開區已初步形成“單項冠軍—隱形冠軍—小巨人—專精特新—創新型中小企業”以及獨角獸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等創新梯隊“雁陣式”發展格局。“聚焦通過創新支援、平臺建設、政策支撐、金融服務,北京經開區打造了‘四位一體’中小企業培育模式,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北京經開區有關負責人表示。截至3月初,北京經開區已擁有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84家,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5家,在國家級經開區中排名前列;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376家、北京市創新型中小企業973家、獨角獸企業19家、單項冠軍9家、隱形冠軍6家,打造了科創企業“熱帶雨林”式成長生態。
政策賦能
激發企業自主創新“核動力”
在3月31日舉辦的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重大成果專場發佈活動上,來自北京經開區的中國獨角獸企業藍箭航太的“朱雀二號改進型液氧甲烷運載火箭”入選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重大成果。
2023年7月,朱雀二號遙二火箭發射成功,成為全球首款成功入軌的液氧甲烷運載火箭;同年12月,朱雀二號遙三運載火箭“一箭三星”任務再獲成功,鞏固其在中大型液體火箭領域的領先地位;2024年11月,基於朱雀二號成熟技術的朱雀二號改進型遙一運載火箭成功完成飛行試驗任務,標誌着其正式邁入商業化發射服務的穩定發展階段……作為國內最早關注中大型運載火箭研製的企業之一,藍箭航太憑藉自主研發與技術迭代引領行業前沿,並通過持續的技術突破、成熟的産業化實踐以及全箭關鍵配套能力提升,為中國商業航太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致力於成為全球航太市場的重要推動者。藍箭航太有關負責人表示:“從産業基金的‘精準滴灌’到政策服務的‘全程陪伴’,藍箭航太成長軌跡的背後,清晰烙印着北京經開區的護航密碼。”
為促進企業自主創新和産業升級,經開區出臺了一系列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政策。在加強共性要素政策方面,經開區聚焦科技創新推出所有的“科創二十條”,內容涵蓋技術攻關、創新平臺、企業培育、研發投入、數智轉型、産學研用等多個方面,2024年全年兌現資金12.6億元,單個項目最高支援金額1億元。同時注重細分産業專項政策,如在資訊技術領域,出臺加快打造AI原生産業創新高地的若干政策,每年發放1億元算力券、1億元模型券,着力打造人工智慧標桿應用場景。
“今年,經開區將聚焦重點行業領域持續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包括發佈‘科創二十條’2.0版本,出臺支援新能源新材料産業、汽車産業、醫藥健康産業、信創産業、‘機器人+’未來産業的具體政策,以及促進商業領域發展,推動商務服務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措施,着力優化營商環境,構建完善的政策體系,以更加務實的舉措、更大的支援力度助力企業向新圖強,共同推動經開區産業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經開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從孵化載體建設到企業梯隊培育,從政策支援到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北京經開區以系統性思維和精準施策,構建了一個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系統,構築了獨角獸企業成長的“亦莊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