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北京種業 這些種子如何改變農林牧漁?

日期:2025-04-09 10:57    來源:北京市農業農村局

分享:
字號:        

  北京——現代種業之都,全國十粒種 一粒自北京。“京”牌種子制繁種面積100萬畝以上,北京的種業地位超乎你的想像!

  01 北京種業有哪些特點?

  自2010年,北京首次提出打造“種業之都”“京”牌種子持續領跑全國,2023年為全國供應農作物種子9.8億斤,畜禽種源18.28億頭(只),水産種苗3.3億尾,“京”牌小麥品種佔全國10%,北京玉米品種佔全國18%,北京奶牛凍精佔全國35%,北京鱘魚種苗佔全國70%,北京蛋種雞佔全國58%,北京肉種鴨佔全國80%。(數據來源:北京市農業農村局)

  北京是中國的“種業之都”,種業研發的“最強大腦”,我們有最厲害的科研專家和科研院所。北京在種業的地位和它在農業的地位是完全不同的,全國排名前十最有實力的種業企業中,北京有三家。北京是國際化大都市,很多國際種業集團在北京設置了分支機構,加強了中國種業和世界種業之間的交流。

  02 北京種業“産學研” 如何讓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種業“産學研”,是將高校、科研機構的前沿科研力量,與企業的實踐及市場運作能力深度融合。本期《數説北京》體驗官來到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帶大家了解一粒種子如何通過“産學研”路徑走向市場?

  1997年,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成立,20年來研發了200多個玉米品種。

  玉米除了吃,還有哪些讓您意想不到的用處呢?

  玉米的用處非常廣,比如飼料,玉米是優質的飼料原料,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營養成分,可用於餵養牛、羊、豬、雞等家畜家禽,有助於動物生長和産肉、産奶、産蛋等。工業加工領域,玉米可用於生産玉米澱粉,進而製造葡萄糖、果糖、麥芽糖等糖類,還能加工成變性澱粉,用於食品、造紙、紡織、醫藥等行業。此外,玉米也是生産酒精、燃料乙醇的重要原料,在化工領域可用於製造塑膠、橡膠、纖維等。

  近些年來,通州國際種業科技園依託“産學研”成功轉化了一批科研成果,除了剛剛介紹的玉米,育成京科系列玉米新品種100余個,培育蔬菜新品種300余個,在國際上首創中國二係雜交小麥育種技術體系,運用航太搭載技術育成新品種100余個。在種業“産學研”成果轉化的過程中,資源集聚和精準的政策都發揮着重要支撐作用。

  通州國際種業科技園引進孵化種業相關領域高端科技創新資源和優質産業資源,目前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等高校院所和先正達集團中國、法國利馬格蘭、德農種業、神舟綠鵬等70余家企業入駐園區。

  03 北京種業如何助力  全國農業騰飛?

  在北京,每年都會舉辦一場種業界的大型派對,把種業圈的各路大咖聚到一塊,分享經驗、交流想法、促進合作,這就是中國北京種業大會。

  我們通過中國北京種業大會發佈我們的工作,讓廣大市民知道我們北京鴨用了哪些高科技手段來提升肉鴨的品質,滿足北京市民的消費需求。

  我們從2018年開始參與中國北京種業大會,連續參加了4屆,收穫很多,我們在會上可以跟其他品種有更多的交流,也會跟一些國外客戶進行業務交流,出口苗種。

  通過參加中國北京種業大會,對我 啟發最大的就是種質生産和繁育記錄,包括文字記錄和影像記錄。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給我們發了一個非常詳細的金魚種質記錄冊,包括後代的遺傳、魚病的防治等等,這不管是從對前輩的尊重,還是對後人的負責,種質記錄非常重要。

  截至目前,北京種業大會已經舉辦了三十一屆,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一是創立發展時期(1992-2002年),1992年,第一屆北京(豐臺)種子交易會在豐台區舉辦,經過10餘年發展,參會企業由幾十家增加至200余家,大會實現從“無”到“有”。

  二是穩步發展時期(2003-2012年),北京(豐臺)種子交易會於2010年正式升級為“北京種子大會”,大會逐步從“小”到“大”。

  三是改革發展時期(2013-2020年),北京種子大會於2020年起正式更名為“北京種業大會”,大會內容在蔬菜種子交易基礎上,進一步擴展了農作物、畜禽、水産、林果四大種業內容,大會推進從“大”到“強”。

  四是跨越發展時期(2021-目前),北京種業大會於2021年正式升級為“中國北京種業大會”,每年有500余家種業企業參會,大會更加突出國際化、市場化和區域化,社會反響熱烈,大會實現從“強”到“優”。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