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市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白皮書

日期:2025-03-26 10:53    來源:北京市司法局

分享:
字號:        

  2024年是貫徹實施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的開局之年,是北京以白皮書形式介紹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情況的第三年,人民群眾對首都行政復議工作的知曉度和滿意度不斷提升,行政復議的首選率也不斷提高。

  2024年,北京各級行政復議機關共收到行政復議申請84654件,調解和解率達到32.5%,直接糾錯率為8.9%,全市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4015次……2024年北京市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白皮書主要內容如下。

  1.白皮書全面總結了全市行政復議案件情況

  2024年,全市各級行政復議機關共收到行政復議申請84654件,是2023年收案數的4.4倍,行政復議年收案數量連續六年突破1萬件並達到歷史新高,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進一步凸顯。各級行政復議機構堅持“應調盡調”,將大量案情簡單的糾錯案件通過案前調解以及案中調解和解等方式實質性化解,調解和解率達到32.5%。同時,注重發揮行政復議制約監督功能,直接糾錯率為8.9%。在審結的行政復議案件中,超九成案件經復議後未再向法院提起訴訟,真正在行政復議階段實現“案結事了”。從行政復議被申請人情況看,主要集中在市政府和市政府部門層級,佔全部案件的61.5%。從直接糾錯情況看,主要涉及舉報投訴處理、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強制、行政不作為等類型,行政行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是直接糾錯的主要原因,佔全部糾錯案件的56.3%。

  2.白皮書分析了全市行政應訴工作情況

  據法院系統數據統計,2024年全市各級行政機關共發生一審行政應訴案件10988件,各級法院共審結一審行政應訴案件11497件。其中,未經行政復議直接提起行政訴訟的為8501件,經行政復議後又被訴的2996件。判決行政機關一審敗訴案件1987件,敗訴率為17.3%,與行政復議糾錯案件類似,敗訴案件主要涉及舉報投訴處理、行政強制、行政處罰、政府信息公開等類型。全市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4015次,主動接受司法監督的意識明顯提高。

  3.白皮書系統闡述了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成效

  一是全面落實新行政復議法規定的新業務、新程式、新機制,推動新修訂行政復議法全面準確有效實施。全市各級行政復議機關共依法受理行政協議、行政賠償、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限制競爭等新業務案件1512件,適用簡易程式辦理行政復議案件3.8萬餘件,注重運用調解和解、先行化解等新機制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積極邀請行政復議委員會專家參與行政復議案件諮詢,為首都行政復議工作提質增效和創新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專業保障。

  二是全面暢通行政復議申請渠道,充分發揮行政復議便民為民制度優勢和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開通網上申請行政復議通道,共通過網際網路收到行政復議申請3.8萬餘件,切實打通行政復議申請“最後一公里”。暢通通過行政處罰決定作出機關提交行政復議申請的通道,人民群眾行政復議首選率進一步提高。

  三是全面提升涉企服務水準,持續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為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法治保障。在全市開展行政復議護航企業高品質發展專項行動,其間共辦理涉企行政復議案件2136件,通過調解和解結案876件,依法糾錯115件,為企業挽回損失近四千萬元。

  四是全面強化行政復議制約監督效能,圍繞建設法治中國首善之區目標,深入推進依法行政。用好用足行政復議意見書、建議書、約談等監督手段,全市各級行政復議機關共制發行政復議意見書、建議書350件,開展約談通報200余次,同時注重加強個案監督指導,真正實現“辦理一案、規範一片、治理一行”。2024年共以變更方式結案61件,促進行政爭議在行政復議程式中實現一站式化解。加大規範性文件附帶審查力度,辦理行政復議附帶審查行政規範性文件354件,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審查在層級監督、專業審查、個案輻射、訴源治理中的制度優勢。

  五是全面加強行政復議隊伍能力建設,為行政復議制度功能有效實現提供業務支撐和人才保障。對標新行政復議法的要求,通過會前學法、全員培訓、業務交流等方式,實現了北京市行政復議人員新法學習培訓全覆蓋,連續八年開展全市行政復議案卷評查和優秀文書評選活動,不斷夯實能力建設基礎,保障行政復議各項制度功能有效實施。

  白皮書全文如下

2024年北京市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白皮書

  2024年1月1日,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正式實施。新法實施一年來,北京市各級行政復議機關在司法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及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實施新行政復議法,積極發揮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在化解行政爭議、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保障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新時代首都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的能力和水準進一步提升,行政復議決定的認可率、權威性進一步提高,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進一步顯現。

  一、行政復議案件情況

  (一)全市行政復議收案數大幅提升

  2024年,全市各級行政復議機關共收到行政復議申請84654件,是2023年收案數的4.4倍,受理67772件,案件量達到歷史新高,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日益凸顯。

  (二)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取得實效

  各級行政復議機構堅持“應調盡調”,將大量案情簡單的糾錯案件通過案前調解以及案中調解和解等方式實質性化解,調解和解率達到32.5%。注重發揮行政復議制約監督功能,直接糾錯率為8.9%。經行政復議後又被訴的2996件,復議後被訴率為5.3%,超九成案件在行政復議階段實現“案結事了”。經復議後被訴案件中敗訴122件,敗訴率為4.1%,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取得實效。

  (三)被申請人集中在市政府和市政府部門層級

  在全市行政復議案件中,以市政府及其部門作為被申請人的佔61.5%,以區政府、區政府部門作為被申請人的佔22.9%,以街道鄉鎮作為被申請人的佔10.8%。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處罰等類型案件佔比較大

  從案件涉及事項看,行政復議案件主要集中於政府信息公開、行政處罰、舉報投訴處理、行政不作為、行政強制等行政事項。其中,政府信息公開類案件最多,為46237件,佔全部案件的68.2%。具體分佈如下圖。

  (五)糾錯案件主要涉及舉報投訴處理、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強制、行政不作為等類型

  在直接糾錯案件中,舉報投訴處理類和政府信息公開類最多,佔全部糾錯案件的48.0%。此外,行政強制類、行政不作為類、行政處罰類案件較多,上述五類案件合計佔全部案件的86.2%。

  (六)行政行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是糾錯的主要原因

  在直接糾錯案件中,因行政行為主要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被糾錯的最多,佔全部糾錯案件的56.3%。此外,因違反法定程式被糾錯的佔28.5%,因被申請人不履行法定職責被糾錯的佔11.8%,因適用依據錯誤被糾錯的佔2.8%,另有少數案件因具體行政行為明顯不當、未按規定提交答復材料等原因被糾錯。

  二、行政應訴案件情況

  據法院系統數據統計,2024年全市各級行政機關共發生一審行政應訴案件10988件,各級法院共審結一審行政應訴案件11497件。其中,未經行政復議直接提起行政訴訟的為8501件,經行政復議後又被訴的2996件。判決行政機關一審敗訴案件1987件,敗訴率為17.3%,與行政復議糾錯案件類似,敗訴案件主要涉及舉報投訴處理、行政強制、行政處罰、政府信息公開等類型。全市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4015次,主動接受司法監督的意識明顯提高。

  三、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成效

  一是全面落實新行政復議法規定的新業務、新程式、新機制,推動新修訂行政復議法全面準確有效實施。依法受理新業務,全市各級行政復議機關共依法受理行政協議、行政賠償、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限制競爭等新業務案件1512件。嚴格履行新程式,適用簡易程式辦理行政復議案件3.8萬餘件,朝陽區、大興區等針對公安交通領域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類復議案件,全部依據新法規定採用簡易程式審理,降低群眾維權的時間成本,滿足群眾的多元訴求。普通程式中全面落實聽取意見程式,落實行政復議聽證制度,充分保障申請人在案件辦理過程中出聲發聲。朝陽區創新建立聽證陪議員制度,吸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或相關專業領域人士作為陪議員參與到聽證審理中,有效發揮第三方監督作用,顯著提升復議制度公信力。全面落實新機制,出臺《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本市行政復議管轄事項的通告》(京政發〔2024〕8號),注重運用調解和解、先行化解等新機制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積極邀請行政復議委員會專家參與行政復議案件諮詢,為首都行政復議工作提質增效和創新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專業保障。

  二是全面暢通行政復議申請渠道,充分發揮行政復議便民為民制度優勢和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全市各級行政復議機關堅持多措並舉暢通行政復議渠道,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申請行政復議的便利度、參與感和獲得感。開通網上申請行政復議通道,各級行政復議機關共通過網際網路方式收到行政復議申請3.8萬餘件,佔全部案件的44.9%,切實打通行政復議申請“最後一公里”。暢通通過行政處罰決定作出機關提交行政復議申請通道,助力行政復議申請“零跑腿”,提高人民群眾行政復議首選率。加強行政復議與信訪銜接,將400余項符合條件的信訪事項依法通過行政復議渠道實質性化解。

  三是全面提升涉企服務水準,持續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為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法治保障。在全市開展行政復議護航企業高品質發展專項行動,期間共辦理涉企行政復議案件2136件,積極營造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優化涉企行政案件審理方式,組織涉企案件聽證會,邀請行政復議委員會專家就案件相關法律問題進行論證分析,切實提升案件辦理透明度。加大涉企案件糾錯力度,堅持辦案標準“一把尺子量到底”,通過調解和解結案876件,依法糾錯115件,對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程式違法等行政行為堅決予以糾正,對行政機關適用行政處罰裁量權不合理的情形及時糾偏,為企業挽回損失近四千萬元。例如,對行政復議案件調查中發現的某大型電商平臺存在的商標侵權行為,指導行政機關督促該電商平臺主動履行平臺監管義務,改正違法違規行為,幫助捍衛企業創新成果,護航企業生産經營,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

  四是全面強化行政復議制約監督效能,圍繞建設法治中國首善之區目標,深入推進依法行政。用好用足行政復議意見書、建議書、約談等監督手段,全市各級行政復議機關共制發行政復議意見書、建議書350件,開展約談通報200余次,及時指出行政行為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提出完善和改進行政執法的意見建議,實現“辦理一案、規範一片、治理一行”。加強個案監督指導,從事實、程式、依據等各方面加大對行政行為的審查力度,充分發揮個案監督效能。強化行政復議變更決定運用,全市各級行政復議機關共以變更方式結案61件,促進行政爭議在行政復議程式中實現一站式化解。加大規範性文件附帶審查力度,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審查在層級監督、專業審查、個案輻射、訴源治理中的制度優勢,共辦理行政復議附帶審查行政規範性文件354件。例如,在一起不服某區徵收補償決定行政復議案件中,市政府行政復議機構經聽證審理並諮詢行政復議委員會意見後,依法撤銷該徵收補償決定並責令區政府重新作出,切實保障了申請人在房屋徵收中的合法權益。

  五是全面加強行政復議隊伍能力建設,為行政復議制度功能有效實現提供業務支撐和人才保障。對標新行政復議法的要求,通過會前學法、全員培訓、業務交流等方式,實現北京市行政復議人員新法學習培訓全覆蓋。通過定期舉辦行政復議行政審判聯合培訓,進一步推動了行政執法、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之間的工作銜接。通過典型案例評選、開展崗位技能大比武系列活動等方式,逐步構建完善的能力建設體系。連續八年開展全市行政復議案卷評查和優秀文書評選活動,充分發揮以評查促規範、以評查促培訓、以評查促提升的重要作用,不斷夯實能力建設基礎,保障行政復議各項制度功能有效實施。

  下一步,全市各級行政復議機構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為目標,正確有效貫徹實施行政復議法,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這一法治價值的追求,切實提升行政復議推動法治政府建設的能力水準,為建設法治中國首善之區、維護首都安全穩定大局、促進新時代首都高品質發展貢獻行政復議力量。

相關推薦

圖集推薦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