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綠量”提升高品質發展“含金量” 副中心成為綠色技術集中首發地

日期:2025-02-26 08:39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投産全市首座綠色建築融合數字化零碳變電站、推出全國首個新型電力系統地方標準、建設全國首例建築業數字化轉型創新項目……綠色發展理念,已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與此同時,一大批綠色標桿示範項目也紛紛落地。

  2月25日,副中心聚焦綠色發展,舉行“十四五”高品質發展成效首場新聞發佈會。副中心已成為綠色理念、技術、應用場景的集中首發地。

  國家賦予“金字招牌”

  國務院批復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使北京城市副中心成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重要踐行地、綠色發展制度改革先行先試區、綠色技術示範應用創新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引領區。”

  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姚偉龍表示,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是國家層面賦予副中心的“金字招牌”,近年來,副中心的綠色發展能級、綠色宜居品質、生態環境品質均實現了突破提升。

  在綠色發展能級上,副中心集聚了北京綠色交易所、北京市綠色能源和低碳産業投資基金等一批優質綠色産業資源;在綠色宜居品質上,副中心是國內首個大型公共建築全面執行綠建三星級標準的地區,推廣超低能耗建築面積居全市前列;在生態環境品質上,副中心是全市首個平原地區國家森林城市,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高於全市平均水準。

  協同發展“橋頭堡”

  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北京城市副中心重任在肩。一系列綠色理念、技術、應用場景在副中心集中首發,有利於在京津冀地區形成示範、帶動效應。

  副中心所在地通州,毗鄰河北廊坊北三縣。截至目前,通州與北三縣已連續舉辦六屆項目推介洽談會,累計簽約項目290余個,意向投資額超1800億元。這些項目涉及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智慧製造與裝備、現代服務等領域,不僅有助於綠色理念、技術、場景推廣,還為副中心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提供了有力支撐。

  2024年10月,副中心舉辦了第5屆綠色發展論壇。除了主論壇、平行論壇、主題活動,還首次舉辦了副中心綠色産業博覽會,60余家參展商帶着綠色理念、技術、産品,匯聚在4000平方米的展廳裏,激發綠色發展新動能。中新天津生態城、河北雄安新區以及本市“三城一區”的相關負責人也受邀參加了這場論壇。

  搶佔綠色金融賽道

  現代金融是副中心六大産業之一。千年大運河畔的金融業,有什麼不一樣嗎?乘着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的東風,副中心正在搶佔綠色金融賽道。

  通過不斷加強綠色金融市場引導,大力培育綠色金融生態,副中心已躋身全國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地區和林業碳匯試點城市。與此同時,全市首只百億規模綠色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完成落地,北京綠色交易所啟動升級為面向全球的國家級綠色交易所,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北京銀行等五家銀行也已在副中心設立綠色支行,精準開展綠色金融服務。

  未來的副中心,不僅是綠色金融政策試驗田、機構集聚地、創新示範區,更是國際合作窗口。接下來,副中心將積極建設綠色金融國際合作空間,逐步打造能夠吸附國際機構和金融人才的綠色金融平臺生態,拓展國際合作的深度與廣度,持續提升綠色金融影響力。

  馬上就訪

  綠心公園成為可再生能源利用樣板

  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是副中心“一帶、一軸、兩環、一心”綠色空間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規劃,這片區域要成為“可再生能源利用樣板”。這座佔地11.2平方公里的大公園,在實現“近零碳排放”上有哪些好方法?2月25日採訪了公園運營方。

  北投生態環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宏宇介紹,為了把城市綠心打造成為近零碳排放城市組團,三大文化設施以及綠心公園內的工業保留建築、新建游客中心全部採用“地源熱泵+水蓄能”為核心主導的供熱供冷系統,並根據建築屋面情況布設了光伏發電系統,充分利用了區域內優質的淺層地熱資源和太陽能光照資源。北投集團還通過綠電外購的形式,在能碳平臺和智慧電網的合理調配下,為綠心供應綠電。地熱、光伏、綠電、蓄能等多種形式的整合應用落地,使整個綠心實現了綠色能源100%覆蓋。

  李宏宇表示,三大文化設施能源中心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遠超40%規劃要求,已達到了70%以上,這充分響應了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要求,“副中心通過先行先試,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了一個能源樣板。”(陳強)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