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務專項維權活動發佈,共六大主題活動,一起了解。
六大主題活動
(一)3月6日—3月12日 婦女公共法律服務專項維權活動
活動宣傳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要求,圍繞婦女在婚姻家庭、職工權益保障等方面着重開展工作,將農村婦女、低收入婦女、老齡婦女、殘疾婦女等作為公共法律服務的重點,對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遺棄的婦女依法實施法律援助。
(二)5月15日—5月21日 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公共法律服務專項維權活動
結合全國助殘日,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落實《北京市“十四五”時期殘疾人事業發展規劃》要求和目標任務,關心、關注殘疾人群體。發揮北京市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和北京法網作用,暢通殘疾人法律諮詢、服務渠道,切實加強殘疾人司法保護,依法為殘疾人提供法律援助。
(三)5月28日—6月3日 未成年人“護苗”公共法律服務專項維權活動
結合“法援護苗”行動,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北京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未成年當事人因經濟困難依法申請法律援助,無固定生活來源的,應免於核查經濟困難狀況;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律師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未成年被害人為女性的,應當指派女性律師;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對辦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師進行指導和培訓,對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跟蹤辦理。落實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
(四)7月28日—8月3日 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公共法律服務專項活動
學習貫徹《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實施辦法》《退役軍人事務部 司法部關於加強退役軍人法律服務志願工作的意見》,落實《北京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北京市司法局關於加強退役軍人法律援助工作的實施意見》,根據需求設立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站、聯繫點;從法律援助、法律諮詢、法治宣傳等方面提供高品質全鏈條法律服務;探索站點規範化建設;依法為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提供法律援助。
(五)10月1日—10月31日“敬老月”公共法律服務專項維權活動
切實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主題法治宣傳教育,配合有關部門在消費、理財、保健、房産等老年人有重大侵權風險或重大涉案的領域開展法治宣傳,依法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
(六)2025年12月1日—2026年2月28日 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公共法律服務專項維權活動
針對年末歲尾討薪案件高發的實際,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結合春節期間“春暖農民工”服務行動、“尊法守法 攜手築夢”服務農民工公益法律服務行動、“安心行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等,發揮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熱線平臺、網路平臺作用,及時為農民工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務。重點關注新就業形態以及新型勞動密集型産業中農民工勞動糾紛新趨勢,應援盡援、應援優援,切實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怎樣落實好六大主題活動,具體內容往下看。
進一步暢通群眾依法維權渠道
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有效覆蓋。各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室),進一步發揮律師、公證、法治宣傳、法律援助、糾紛調解等職能,為群眾提供“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務,保障司法機關、勞動仲裁、武裝部、駐京部隊法律援助工作站,退役軍人服務中心法律援助聯絡點的良好運轉。
提升北京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精準服務水準。持續優化專業坐席設置,對重點領域、重點群體的法律服務需求積極響應。有條件的區可以增設熱線座席,切實提高熱線平臺接通率、滿意率。
加大“一網一號一熱線”的宣傳力度。各區司法局特別是服務資源相對短缺的地區,加大對北京法網遠端服務手段的宣傳推廣,通過北京法律服務網(門戶、北京通APP法律服務專區、“北京掌上12348”微信公眾號),為群眾提供法律服務機構人員查詢,法律服務地圖查詢,法律諮詢,預約法律援助、人民調解等服務。
統籌開展公共法律服務專項維權活動。結合“法潤京華”首都公共法律服務專項行動月,通過“進校園畢業季”“新就業群體維權”等具體舉措,整合法律援助、律師、公證、司法鑒定、人民調解等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力量;針對人民群眾、企事業單位、大中院校、駐京部隊等法律服務需求,提供精準、有針對性的法律服務。
進一步優化便民服務舉措
為重點群體開設法律援助“綠色通道”、愛心窗口、便民窗口,優化窗口接待流程和人員管理,提升接待效率和接待品質。
對於確因行動不便無法提供現場服務的老年人、殘疾人,根據實際需要提供電話預約申請、到府服務。
落實法律援助法有關規定,依法為法律援助申請人提供先行法律援助。加強法律援助與公證、司法鑒定工作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