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佈了2024年度綠色製造名單,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8家企業入選。其中,北京大寶化粧品有限公司、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森特士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森特股份”)、瓦裏安醫療設備(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瓦裏安醫療”)、航太長征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皓海嘉業機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瑞禾彩色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禾印刷”)7家企業榮獲綠色工廠稱號,北京北方華創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方華創”)被評為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截至目前,經開區國家級綠色製造企業總數達到48家,總數位居全市第一,其中,國家級綠色工廠41家,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7家。
標桿引領
工廠“新”“綠”滿園
從積體電路、半導體,到醫藥健康、汽車零部件,再到化粧品、食品、印刷……北京經開區的工廠正變得越來越“綠”。
“經開區的綠色製造企業、綠色工廠,不僅在數量上領跑全市,而且在綠色發展品質上樹立了標桿。”經開區科技和産業促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些企業和園區從生産、技術、管理等各個維度全方位探索綠色發展之路,持續打造綠色製造體系,讓亦莊新城的“含綠量”節節高升。
從空中俯瞰落地在經開區的瓦裏安北京工廠,已陸續鋪設了部分光伏板。“在低碳管理方面,我們正對北京工廠實施屋頂光伏發電、建築墻體和屋面節能改造,實現企業燃燒燃料直接産生的溫室氣體排放較2023年降低15%,企業燃燒燃料間接産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每年減少500噸。”瓦裏安醫療有關負責人介紹道,此外,瓦裏安北京工廠在無害排放方面,引入了六氟化硫(SF6)回收設備,實現了零SF6排放。在能效升級方面,産品設計充分體現了綠色理念,例如醫用直線加速器Halcyon採用低能耗環保設計,能耗較傳統設備降低約86%,不僅提高了治療的精度和效率,也為患者和環境帶來雙重益處。
在瑞禾印刷車間,自動化、智慧化的生産場景隨處可見。生産車間引進了多臺高性能印刷機,減少了過程調試時間,使印品色彩複製還原更加精準;進口裝訂生産線上配備了圖文檢測,發現不良品時,設備自動報警並自動排廢,成品逐冊電子稱重,可精確到每頁的克重,有效排查了漏頁問題;採用免沖洗製版技術,從製版機出來的印版即可上機印刷,取消沖洗工藝過程,節約水資源的同時,避免顯影污水的排放、減少危廢的産生……曾被認為是“高耗能傳統産業”的印刷業,正向着綠色印刷、智慧印刷的方向不斷邁進。
“鏈主”賦能
供應鏈攀“高”登“綠”
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的崛起,也是經開區建設綠色製造體系的重要亮點。“鏈主”企業憑藉其在産業鏈中的核心地位,在自身實現綠色生産的同時,通過多元方式帶動上下游企業攀“高”登“綠”,推動供應鏈綠色化轉型。
“我們倡導‘安全、強壯、高效、陽光’的供應鏈準則,踐行‘公平、誠信、公開’的採購原則,併發布《北方華創供應商社會責任行為準則》,不斷完善供應商認證標準、准入制度、審核制度、績效評價等供應商管理制度,搭建供應鏈品類管理體系、供應商技術認證體系及供應鏈品質管理體系,打造負責任、可持續發展的供應鏈。”北方華創有關負責人表示,北方華創通過發佈可持續的綠色供應鏈管理戰略、實施綠色供應商管理、強化綠色生産、建設綠色回收體系、搭建綠色資訊收集監測分析平臺等手段,牽引上游超600家供應商持續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環境績效,實現綠色發展。
入選2023年度綠色製造名單的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研究制定了《綠色供應鏈發展規劃》,明確了綠色供應鏈管理總體要求、部門職責、實施方案,並提出相應的管理目標。在供應鏈綠色准入方面,修訂了《供應商行為準則》,將“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節能降碳”等標準,作為選擇新供應商或繼續與現有供應商保持合作關係的關鍵。該企業還建立了供應商可持續發展四步流程,即可持續發展供應商意識——可持續發展供應商提名——可持續發展供應商績效評估——可持續供應商發展,帶領其供應鏈企業實現綠色提升。
政策助力
經開區“綠”動新城
“能夠成為國家級綠色工廠,不僅是我們企業自身努力的結果,更是政策支援和區域協同發展的體現。”森特股份有關負責人表示。
作為一家專注於高端建築金屬圍護系統、生態治理和建築光伏一體化的企業,森特股份在其綠色工廠建設中,全面貫徹綠色生態發展理念,最大限度減少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並在企業研發樓和生産基地佈局BIPV(光伏建築一體化),優化能源結構,實現了顯著的降碳效果。這一“綠色經驗”也被複製在北京亦莊小米汽車工廠中。在市區共同推動下,森特股份為小米汽車工廠提供了全方位的屋、墻面金屬圍護系統,確保建築外觀美觀與實用性相結合;此外,森特股份和隆基綠能共同打造的隆基森特及BIPV(光伏建築一體化)創新解決方案,也在小米汽車工廠的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北京市從綠色分級評價、培育創建、動態管理、政策支援等方面,明確了綠色製造單位創建及管理工作機制和內容,建立了市區聯動的綠色製造單位梯度培育創建體系。經開區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服務措施,推動企業綠色轉型。例如,北京經開區此前印發了《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促進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資金獎勵辦法》,針對區內綠色低碳發展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設置了污染防治、節能降碳、綠色建築三大領域共27個支援方向,支援力度更大、支援範圍更廣、簡化兌現流程,全方位多角度支援企業綠色發展。
政策加持下,經開區綠色工廠“遍地開花”,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競相涌現,不斷以發展的“含綠量”提升增長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