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出臺5個平原新城高品質發展實施方案 “一區一策”賦能平原新城躍升發展

日期:2025-02-14 08:2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放眼全球,每一個超大城市都市圈幾乎都走過功能從中心向週邊漸次推移的路,最終形成梯度發展格局。順義、大興、亦莊、昌平、房山這5個平原新城,恰是從北京中心城區向週邊發展的第一個圈層,內聯中心城區、外攜津冀。

  於北京而言,5個平原新城承載了超過3成的常住人口、近萬億元的GDP,舉足輕重。近日,本市“一區一策”量身定制5個平原新城高品質發展實施方案,圍繞規劃實施、用地保障、産業發展等提出了一系列支援政策,全面提升新城綜合承載能力。

  主導産業追新

  新國展三期豐富餐飲酒店功能

  薈聚、祥雲小鎮、超極合生匯等大型商圈熱度攀升,新能源智慧網聯汽車、醫藥健康、新一代資訊技術等産業集群崛起,未來科學城、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國家信創園等重點産業功能區釋放引力……平原新城已經成為企業投資北京的熱點地區、年輕人創新創業的第一站。

  看似處在同一圈層上,但5個新城各具優勢,定位也不同:順義重點建設臨空經濟先行區、産城融合國際新城,大興重點建設協同發展示範區、繁榮開放國門新城,亦莊重點建設新質生産力典範區、高端産業綜合新城,昌平重點建設科技創新活力區、産教融合未來新城,房山重點建設科教融合文化名區、新質智造産業新城。

  每一張名片背後,是多年來的産業耕耘和未來擘畫。

  作為“第一國門”所在地,順義是北京建設國際會展之都的主陣地,同時坐擁新國展一期及剛亮相的新國展二期。如今,新國展三期也要來了。“順義區將積極推動新國展三期開發建設,進一步豐富酒店、餐飲、商業等功能,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會展産業集聚區。”順義區區長崔小浩説。

  能源轉型機遇下,大興正在加速構建國家級氫能創新示範高地,依託“制、儲、運、加、用”全産業鏈基礎及創新中心、氫標委等平台資源,聚焦高附加值環節強鏈補鏈,打造示範引領京津冀的氫能産業集群。

  集聚了北京六大未來産業領域的亦莊,正加快建設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工程研製和創新中心,將實現新型液體火箭首飛和網際網路衛星批産;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4.0也已啟動,北京賓士技改、新車型上市將提速,小米汽車産能將持續爬坡,2030年經開區整車産量突破100萬輛。

  昌平和房山都擁有大學城,也是科技創新的主力。“未來科學城將打造成原始創新策源地。”昌平區區長劉曉東透露,昌平將以國家實驗室以及央企研究院、在昌高校全國重點實驗室為支撐,打造國家重點實驗室創新集群,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從1到10”的轉化、“從10到100”的産業化。

  房山也將支撐好良鄉大學城,全面啟動北理工國家級創新平臺集群建設,用好已落地的89個省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資源,推動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落地。同時,依託良鄉大學城研發優勢和竇店高端製造業基地生産優勢,形成“前研後産”兩業融合發展新模式,打造北京高端智造新品牌。

  交通密集上新

  超50公里軌道交通線路將落地

  “平原新城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約佔全市四分之一。”市發展改革委主任楊秀玲説,5個平原新城將持續加強交通等領域設施建設,推動超50公里軌道交通線路和超150公里高快速路建設,加快形成與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環京周邊地區的半小時交通圈。

  按照規劃,平原新城將織起一張地鐵快線網。2025年開工的一批標誌性工程中就包括R4線一期北段、19號線二期。崔小浩説,R4線一期建成後,市民從順義燕京橋站坐車,無需換乘,10分鐘即可到達首都機場3號航廈、30多分鐘到達東二環。此外,順義區還將加快推進京密高速、東部發展帶聯絡線等重大項目建設,實現與中心城區、“三大科學城”快速連通。

  另一條2025年將開工的地鐵19號線二期位於昌平。該區也將推進R6線一期建設,謀劃沿北清路軌道交通線路等軌道項目,建設霍營綜合交通樞紐、新龍澤站等軌道微中心,積極推進北清路、安立路快速化改造等道路項目,打造立體聯網、有機接駁的道路交通網路。

  亦莊正打造外聯內暢交通網路。北京經開區管委會主任孔磊透露,除了亦莊線、5號線、10號線將貫通運營及高效換乘,8號線也有望東延至北京兒童醫院新院區,加強亦莊新城與通州區、大興區的橫向軌道交通聯繫,經開區也將研究亦莊至中關村快速軌道交通方案,逐步增加亦莊火車站列車開行數量,推動實現“幸福”通勤。

  此外,房山將加快實施市郊鐵路城市副中心線西段整體提升、108新線高速等項目;大興將持續推進軌道交通R4線、19號線南延進程,加快建設“站城融合”“職住平衡”軌道微中心。

  公共服務煥新

  重點聚焦青年人才、“老老人”“小小孩”

  如果説大批交通基礎設施開工是在為新城發展築造“硬基礎”,那麼高品質醫院、學校的落地則是在提升宜居宜業的“軟環境”。

  “為了適應高品質發展需求,房山區還將傾力打造高品質基礎服務供給。”房山區區長底志欣透露,在教育方面,年內將實現北京二中房山分校招生、清華附中高中部主體結構完工、人大附中實驗學校開工建設,讓更多孩子接受更好教育;醫療方面,宣武醫院房山院區將加快開工,北京中醫藥大學房山醫院新院區年內完成裝修,讓更多百姓享受更好醫療。

  數據顯示,亦莊的18歲到34歲人口約佔60%,高於全市46%的平均水準。為此,有活力、有溫度、有底蘊、有情調的亦莊新城即將亮相。亦莊將保障北師大附中、兒童醫院新院區等一批優質公共服務資源落地使用,加快建設中國雜技藝術中心、通明湖中演大劇院等高品質文化設施,構建15分鐘健身圈,打造年輕潮玩新場景,推動通明湖萬達、北神樹萬象匯等一批活力消費綜合體加快建設。

  文旅上也將有更多“新名片”。比如,有璀璨西周燕都文化的房山,2025年將全面啟動琉璃河遺址“申遺”工作,1400多年曆史的佛教聖地雲居寺2025年將實現和石經山整體聯動、800多年前的金代皇陵2025年將面向游客開放。

  “未來,平原新城綜合承載能力將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發展能力將不斷增強,宜居宜業環境將持續改善。”楊秀玲説,服務市民方面,重點聚焦新城青年人才和“老老人”“小小孩”的需要,優化住房供給,深化老城煥新,大幅提升公共服務配套標準,建設花園城市樣板;服務企業方面,支援各新城對標國際國內最佳實踐和先進做法,整合政府服務、專業服務、要素保障、場景應用、監管服務等舉措,為各類經營主體營造幹事創業的良好環境。

  政策清單創新

  規劃優先審批 土地優先供應

  京城南部,大興生物醫藥基地被稱為“中國藥谷”,也正迎來全新的機遇。“我們將緊抓首都醫科大學校本部、研究型醫院、創新中心以及腦科學中心等項目落地機遇,鼓勵企業與研發機構聯合共建,全力打通從實驗室到市場的‘最後一公里’。”大興區區長劉洋説。

  同樣雲集一批科技成果的昌平,也將加快推進清華南口國重基地、北大産教研融合創新中心、未來大學科技園等項目建設,佈局産業孵化、配套服務等空間,推廣科技副總、技術經理人等模式,加快打造國際一流的産教融合示範區,系統佈局高能級專業孵化器、概念驗證和中試平臺,構建“投資+臨床+孵化+園區”四位一體生態圈。

  放眼整個平原新城,最新發佈的政策專門支援新城與三大科學城、有關高校、機構、企業等建立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機制,支援新城落實好高校、央企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激勵政策,吸引優秀人才在新城創新創業。

  科技創新、産業創新需要政策創新的“一臂之力”。“為有力支撐平原新城高品質發展,我們依據各平原新城特點和實際,‘一區一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高品質發展實施方案,重點圍繞規劃實施、用地保障、産業發展、園區建設、人才吸引、城市活力等提出了一系列支援政策。”楊秀玲説。

  其中,政策在規劃實施方面,支援新城結合發展需要維護分區規劃和優化詳細規劃,推行跨街區、跨規劃單元、跨用地性質捆綁實施,向重點産業功能區集聚城鄉建設用地和建築指標、提升發展集中度;在用地保障方面,支援新城重點産業功能區規劃優先審批、土地優先供應,推廣實施工業用地彈性增容、産業用地相容使用、鼓勵盤活存量用地;在人才吸引方面,本市也將搭建人才交流平臺,幫助新城引進各類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科技成果轉化專業人才等。(曹政)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