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千年煤城”到“京西智谷”,京西門頭溝正崛起一座數十萬平方米的科技園區。2月12日,中關村(京西)人工智慧科技園主園區正式開工。據悉,園區將於2025年下半年開園,全面建成投用後,預計將實現年産值百億元,打造全球人工智慧産業新高地。
200家AI企業將集聚京西
作為中關村(京西)人工智慧科技園的先導園,中關村(京西)人工智慧科技園·智慧文創園(以下簡稱“文創園”)6年前開園,已吸引至格科技、京電雲通等80余家企業。
繼個人電腦和智慧手機之後,下一個消費電子領域的“爆款”會是什麼?在至格科技CEO孟祥峰眼中,答案無疑是增強現實(AR)眼鏡。其團隊研發的衍射光波導作為關鍵光學元件,搭載到AR眼鏡上後,眼鏡能更輕薄、具有更大的視場角。如今,這家初創公司已經成為全球範圍內多個頭部消費電子品牌定點供應商。
從文創園向東步行三四百米,更大規模的主園區正拔地而起。可以看到,總投資39億元的中關村(京西)人工智慧科技園一期在完成結構封頂後,目前外立幕墻已基本完工,正穩步推進裝飾裝修施工。下沉庭院,蜿蜒伴水,這座西眺定都峰、南望臥龍崗的科技園區預計將於2025年下半年開園,擬引入人工智慧企業超200家。
千年煤城煥發科創活力
門頭溝區曾是京西採煤大區。2019年,這裡“烏金遍地下,百寶滿山川”的千年採煤史畫上了句號,人工智慧逐漸成為門頭溝區三大産業之首。
作為“兩區”建設重點項目,中關村(京西)人工智慧科技園將聚焦人工智慧産業領域,打造“算力+數據+大模型”的産業生態,重點發展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視聽、智慧教育、智慧文旅、智慧機器人和智慧交通七大細分産業,招引行業領軍企業,推動AI技術賦能千行百業。
園區想要集聚人工智慧企業,什麼最具吸引力?“對於人工智慧企業來説,算力模型需要不停迭代和訓練,算力成本佔整個團隊開銷成本的比重非常大。”羽人科技CEO丁立説。北京首個市場化人工智慧算力平臺——京西智谷人工智慧計算中心一年多前已在園區啟動運作,為眾多入園企業提供好用、易用、優惠的訓練算力。丁立説,這裡提供給初創企業的算力價格僅為市場上常規價格的幾分之一,將大大加速企業研發進程,節約研發成本。
中關村京西公司業務負責人鄧小文介紹,包括京西智谷人工智慧計算中心在內,園區目前已建立算力、演算法、數據、雲等專業技術平臺,服務以智慧技術為核心、“智慧+”為主體的人工智慧企業。
除了算力這樣的“硬”平臺,初創企業也急需“軟”服務助力。
萬數科技是文創園首批入駐企業,從事定制伺服器研發、生産及銷售。公司負責人蘇智介紹,公司在快速發展階段曾遭遇資金方面的困境。“憑藉中關村針對園區高新技術企業推出的優惠貸款政策,我們得以順利渡過難關,重獲新生。園區還經常為我們提供招引人才、拓展市場等幫助,對企業發展來説非常受用。”蘇智説。
京電雲通本是一家主營智慧城市、智慧鄉鎮業務的企業,隨着地産市場低迷,企業開始尋求轉型。“入園後,園區不僅為我們提供資金優惠,還匹配專家顧問,拓展了我們的數字化底層能力。我們也基於此開始向人工智慧方向轉型,開闢了智慧文旅、智慧養老等新賽道。”公司總經理祁俊雨説。
創新生態雨林滋養AI新高地
作為新一代的科技園區,中關村(京西)人工智慧科技園還將探索更多新模式,打造“辦公+試驗+試製”功能於一體的人工智慧産業化基地。
除了為初創型企業設立的産業孵化大廈、給總部型企業提供的企業獨棟、為有大面積辦公需求的龍頭企業設置的研發辦公樓外,園區還規劃設計了新型工業樓宇,針對有檢驗檢測、小試中試需求的企業設置3棟高標準廠房,在樓宇的平面佈局、建築層高、樓層荷載等方面結合企業需求進行靈活設計,充分滿足企業辦公、研發以及小試中試的需求,實現“工業上樓”。
在産業引導基金方面,中關村發展集團與門頭溝聯合設立了10億元人工智慧産業基金,發揮資金引導作用,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人工智慧産業,促進産業發展壯大。此外,中關村發展集團還與智源研究院共同設立了人工智慧0-1原始創新基金,專注於支援人工智慧領域的前沿技術研究與原始創新,培育創新型企業與項目。園區服務、專業平臺、專項基金……在門頭溝,人工智慧生態雨林日漸成熟,助力人工智慧企業拔節生長。(孫奇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