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年北京工業固定資産投資將達千億
近日舉行的北京市科技與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披露了2025年北京産業領域的諸多目標:工業重點産業固定資産投資完成1000億元,資訊軟體業固定資産投資完成900億元,數字經濟增加值增速8%左右。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姜廣智説,2025年北京將聚焦增量提質,出臺新技術新産品新場景規模化推廣應用等增量産業政策,做好重點行業服務保障,全力保持産業經濟運作穩定向好。
人形機器人“天工”將再升級
智慧手機出貨量1.7億台,新能源汽車産量約30萬輛,工業完成投資981億元,資訊軟體業完成投資1012億元,新建31家國家級綠色工廠、更新改造完成71處老舊廠房……2024年,北京高精尖産業動能強勁。
“今年我們將聚焦重大項目,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提高産業集群化發展水準。”姜廣智説,對於新獲批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本市2025年將細化建設方案。同時,2025年將支援新型儲能、鈣鈦礦電池等新技術方向的重大項目和中試平臺建設,新爭取一批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圍繞鏈主企業開展上下游對接,支援整機帶動關鍵零部件同步研發、同步佈局,力爭産業生態先進性、完整性上一個臺階。
一批重大産業項目也將陸續落地。2025年,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將保障新華三集團全球研發總部等10個重大項目竣工投産,新開工項目20個,新謀劃1700億元的增量項目投資,實施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提質、創新藥(械)規模放量、機器人百場景推廣等專項行動,提升發展能級。
此外,2025年將研究制定未來産業投入增長促進政策,出臺支援腦機介面、原子製造等領域發展方案,發佈天工人形機器人2.0,加速商業星座組網建設,推動氫能通航飛機試飛、噸級無人機取證,高水準建設6G實驗室。
全市智算供給規模將達4.5萬P
數字經濟是北京的強項。2024年,全年數字經濟增加值突破2.2萬億元,同比增長7.7%。2025年北京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將再進一步:基礎設施方面,全市智算供給規模將達到4.5萬P;示範標桿方面,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迎來4.0階段,機器人馬拉松比賽、機器人運動會等將上新。
據悉,本市2025年將大力實施“人工智慧+”行動計劃,制定人工智慧賦能新型工業化工作方案,組織龍頭企業建設高品質行業數據集、與大模型企業合作研發一批AI賦能行業解決方案,引導軟體企業形成從AI諮詢、模型導入到行業智慧體開發的商業閉環,支援網際網路平臺普及人工智慧App應用,做優“模型即服務”平臺。
特別是製造業轉型方面,2025年將新完成不少於500家企業數字化轉型達標,支援順義、昌平等區建設數字化轉型示範區,支援20個市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行業轉型方案,打造10家卓越級及以上智慧工廠,爭取新創建1到2家“燈塔工廠”,改造提升老舊廠房40處,新建20家國家級綠色工廠、10家花園工廠、5家美麗工廠。
京津冀汽車生態港順義園將開建
2024年,京津冀新一代資訊技術應用創新、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等5個産業集群晉級為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使三地的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群數量達到7個。2025年,産業協同依舊是協同發展的重點。
針對産業鏈,2025年本市將發佈2到3批“卡點”攻關榜單,力爭實現“卡點”攻關全面部署,攻關成果全部轉化;完善“堵點”招商機制,加強與各承載園區合作,招引項目落地;深化織網工程,組織100場以上對接活動,推動更多北京技術能力和標準輸出。
産業集群方面也將爭創1到2家國家級生命健康製造業創新中心,爭取北京車路雲試點擴圍至河北,加快建設天津南港化學品基地,聯合打造全國最大信創基地,實現京津冀汽車生態港順義園一期項目開工。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2025年也有望擴大應用區域和規模,其中,北京將新增推廣燃料電池汽車800輛,新建加氫站10座。(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