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日前介紹,2024年,北京資訊軟體業營收邁上3萬億元臺階,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突破20%、首次實現全年各季度均居所有行業之首。這意味着,資訊軟體業已成為北京第一支柱産業。
資訊軟體業是典型的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産業。科技創新的驅動下,北京在人才、技術、政策等方面的優勢不斷匯聚,形成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軟實力”。數據顯示,2024年,北京資訊軟體業實現增加值11068.8億元,增長11.0%,佔地區生産總值的22.2%,較上年同期提高2.8%。
營收是反映産業實力的關鍵指標。北京資訊軟體業營收分別在2018年和2021年突破1萬億元和2萬億元。2024年營收突破3萬億元,意味着北京資訊軟體業僅用三年時間便又邁上一個萬億台階。
從內部結構看,2024年,電信運營商加快佈局AI算力、雲計算等業務,新興業務收入佔比達35.7%。在“兩新”政策帶動下,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引領産業升級,對全行業增長貢獻率超85%。
位於經開區的國家信創園是北京“軟實力”的縮影。這座園區培育了國內自主可控度最高的“CPU+作業系統+數據庫”資訊技術底座,集聚了全國90%以上的資訊技術龍頭企業。
研發國産作業系統的統信軟體公司總經理劉聞歡對北京信創産業發展之快感受明顯。“在京研發的國産作業系統正在從‘可用’走向‘好用’,下一代系統借力人工智慧迭代升級,有望實現從‘追跑’到‘並跑’。”他説,在北京誕生的統信UOS系統國産平臺裝機量已超800萬套,全球個人用戶超百萬。
類似的創新故事不斷上演:2024年,本市備案上線大模型105款,穩居全國首位;抖音“扣子”、百度“秒噠”等AI開發平臺賦能培育超200萬個智慧體;北斗産業形成覆蓋晶片、模組、終端、應用全産業鏈的超2000種産品,發展指數全國第一……
“軟實力”後勁更足。2024年,本市資訊軟體業投資實現超30%的增長。“資訊軟體業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機遇期。”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軟體處副處長陳雷説,2025年,本市將通過優質服務,穩定行業大盤,培育行業第二增長極,新增10家市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構建信創骨幹企業矩陣和産業發展集聚區,全面推動人工智慧賦能千行百業。(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