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光而行 不負青春 2024年首都文明校園特色展示活動成功舉辦

日期:2024-12-19 09:35    來源: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分享:
字號:        

  12月17日,由北京市委宣傳部、首都文明辦、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主辦,大興區委宣傳部(文明辦)、大興區委教育工委、大興區教委承辦的“逐光而行 不負青春”2024年首都文明校園特色展示活動在大興區第一中學舉辦。中宣部文明培育局、北京市有關部門和各區相關領導,以及首都地區文明校園師生代表、媒體記者等500餘人參加此次活動,近百萬觀眾齊聚線上,“雲”賞校園文明風采。

  活動在歡快激昂的氛圍中拉開帷幕,北京小學學生帶來的開場舞蹈《舞起幸福鼓》,用富有活力、韻律十足的鼓點聲瞬間點燃全場的熱情。“與共和國同齡、與偉大首都同名”的北京小學師生代表首先登上舞臺,面向五星紅旗,深情講述在“一體、兩翼、三生、四季、五養”的辦學理念下,學生們茁壯成長的故事。在情景式宣講《七彩游園會》中,密雲七小的學生們生動還原了校園生活場景,以校園“小導游”的視角,帶領觀眾沉浸式體驗自主成長教育所取得的豐碩成果;順義區仁和中學介紹了智慧校園平臺建設,展現了科技與文明校園建設深度融合的成果,彰顯了學校在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創新與擔當;大興區第一中學教師代表楊丹講述了學校在“錢學森實驗班”與天文科技融合方面的探索與實踐,不斷打通學段壁壘、實現人才貫通培養。

  在訪談環節,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李剛向大家展示了碳纖維錄取通知書這一獨具匠心的入學禮物,講述了學校多年來在碳纖維製備工藝、性能優化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突破和成就。北京印刷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夏小奇分享了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開閉幕式手冊設計的故事,詮釋用設計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的時代內涵。來自有“紅色國防工程師搖籃”美譽的北京理工大學副教授孔令琴,現場講述了學校在國家重大戰略任務面前,整合專業資源、攻克技術難關的強大實力與堅定信念,發出“不畏艱難險阻,勇攀科學高峰,為祖國的科技事業貢獻智慧和力量”的北理宣言。

  活動最後,文明校園師生代表攜手發出“讓我們逐光而行,不負青春,為創建更加美好的文明校園貢獻自己的力量!”的倡議,在首都大學生代錶帶來的合唱歌曲《綻放》中落下帷幕。

  據悉,近年來,北京市委宣傳部、首都文明辦會同市“教育兩委”,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文明校園創建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不斷健全文明校園創建工作機制,紮實開展文明校園創建評估,形成了廣大師生共建文明校園、共用文明成果的生動局面。目前,全市共有15所學校榮獲“全國文明校園”稱號,445所學校榮獲“首都文明校園”稱號,文明校園創建為北京建設社會風氣和道德風尚最好的城市添磚加瓦,成為首都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此次展示活動,不僅是7所學校優勢特色的集中呈現,更是首都校園文明建設成果的生動縮影。這些學校通過各自的探索與實踐,在教育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等多個方面融入文明元素,為學生們營造了良好的成長環境,也為其他學校提供了可借鑒的範例。文明之風吹進首都每一所校園,滋養着莘莘學子的心靈,助力他們逐光而行,不負青春,向着更加美好的未來奮勇邁進!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