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3條(段)地鐵新線今日開通試運營 北京“七站兩場”實現地鐵全覆蓋
12月15日首班車起,北京地鐵3號線一期(東四十條—東壩北)、12號線(四季青橋—東壩北)、昌平線南延一期剩餘段(西土城—薊門橋站及朱房北站)3條(段)地鐵新線開通試運營,北京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達879公里、車站522座,其中換乘站98座。
從市交通委和市重大辦獲悉,地鐵新線開通後,可實現與多條南北向軌道交通線路的連通,補充中心城區東西向軌道交通廊道。隨着3號線接入北京朝陽站,北京七大火車站、兩座機場實現地鐵全覆蓋。
3號線12號線最小間隔4分鐘
3號線一期和12號線開通試運營後,平日最小列車運作間隔均為4分鐘。其中,3號線一期東壩北站首班車時間為5時05分,末班車時間為22時50分;東四十條站首班車時間為5時35分,末班車時間為23時25分。12號線東壩北站首班車時間為5時23分,末班車時間為22時30分;四季青橋站首班車時間為5時52分,末班車時間為23時25分。
昌平線南延一期北起西二旗站,南至薊門橋站,沿線經過海淀西二旗地區、清河地區、北太平莊地區和學院路地區。目前已開通西二旗站—西土城站,此次開通朱房北站、薊門橋站後,昌平線南延實現一期工程全部開通。
昌平線薊門橋站首班車時間為5時21分,末班車時間為23時21分;昌平西山口站首班車時間為5時,開往朱辛莊的末班車時間為23時36分,全程末班車時間為22時51分。
新開多條公交線路接駁地鐵站
自12月15日起,公交集團新開592路、專50路、專85路接駁地鐵新線、新站;調整專195路,418路增發區間車引入北京朝陽站樞紐站;16路、571路等線路增移站位就近接駁地鐵,重點增加了地鐵東壩北站、姚家園站地面公交服務覆蓋,進一步促進兩網融合,確保乘客便捷順暢接駁,有效提升出行效率。至此,3條(段)地鐵新線接駁公交線路總條數達207條,其中微迴圈9條。
為進一步促進“站城融合”,此次3號線和12號線實現了便民服務措施全覆蓋。在樞紐站、文旅站、換乘站均設置了共用寄存櫃設備,鮮花展示櫃、潮玩自助機、免費領水機、共用充電寶機具組成的個性化便民服務整合,進一步豐富了乘客出行過程中的多元化服務需求。
新線“智慧大腦”自動檢測異常
新線還通過“黑科技”切實保障運作安全。車輛動力學響應監測系統類似於車輛的“體檢儀”,可實現對車輛性能及部件狀態的跟蹤監測,車輛發生故障時可快速自檢故障根源,提升應急處置效率。同時,12號線具備智慧障礙物檢測功能,最大檢測距離能達到300米以外,且測距精度在5釐米之內,對列車運作起到安全預警和智慧防護的作用。
12月14日探訪東壩車輛段時看到,在控制中心的顯示大屏上,密密麻麻的綠色車輛圖標在地鐵3號線、12號線線路圖上游走,兩條地鐵線線上車輛數量也正實時更新。站在車輛資訊展示平臺前,北京地鐵運營四分公司綜合調控員溫泉揭秘新線的“智慧大腦”:“通過智慧管控系統,後臺工作人員可實時看到地鐵列車車號、位置、運作狀態。”
顯示屏的線路圖下方,每一輛地鐵列車都有自己的“檔案”——車輛狀態、運營里程、行程記錄等資訊一目了然。“一旦列車出現狀況,系統能及時報警並自動彈出相關資訊,幫助工作人員掌握列車情況,迅速統一調度。”溫泉解釋。
在列車出入段線位置,東壩車輛段安裝了“360度全車圖像自動檢測設備”。每當有車經過時,設備會通過高速錄影機對列車進行360度攝像,將圖像傳至伺服器,通過歷史圖自動對比出異常點位進行報警,員工通過手持終端即可查看列車狀況,以“接單”形式快速應對,車輛檢查實現數據化、信息化、智慧化。
“漫步”主題列車同步上線運作
古樸大氣的大鐘寺、造型經典的“工體碗”、北京科學中心“大圓球”……3號線、12號線線路上,“漫步”主題列車同步上線,以手繪的形式展現沿線標誌性建築,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強。2組列車以4種顏色佈置4節車廂,12月15日起運作,持續3個月。
走進12號線主題專列,車廂內部座椅、扶手整體呈現藍白色調,晴空色系營造了清新、舒心的環境氛圍;抬頭看,手繪線路圖張貼在車頂,供乘客查詢、觀賞。
12號線主題列車內飾融入沿線人民大學站、大鐘寺站、安華橋站、三元橋站周邊標誌性建築物元素;3號線主題專列內飾融入沿線東四十條站、工人體育場站、朝陽公園站、朝陽站周邊標誌性建築物元素,乘客在車廂裏,可以來一場視覺上的“城市漫步”。
外觀設計上,12號線列車採用微笑的“京劇臉譜”設計手法進行涂裝,以“京味兒”元素展現城市魅力,車身整體以銀黑色與細緻的線條交融;3號線車頭則像一張“笑臉”,保持微笑狀態,讓乘客感受到輕鬆愉快。(鬍子傲 孫宏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