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2025年上半年,21個科室、42位AI醫生將在“AI(人工智慧)醫院”線上“坐診”。最近,他們正在進行“集訓”——專業人士對其疾病診斷能力進行測試和訓練。這個“AI醫院”系統是由清華大學智慧産業研究院(AIR)執行院長劉洋帶領團隊研發的。
在內測版“AI醫院”系統內,42位“醫生”兩兩一組,在兒科、耳鼻喉科、呼吸內科、皮膚科等21個科室上崗。來看病的患者也都是AI模擬的。
“AI醫院”剛發佈,就引發熱議,大家最關注的問題是——AI醫生的診療準確率是多少,會不會誤診。項目成員、學院助理研究員馬為之説,目前,AI醫生可對300多種常見病和主要重大疾病開展高品質的診斷分析。
AI醫生還在持續訓練中自我進化。“關鍵就在於構造多樣化的AI患者。”馬為之説,“系統已經構建了超過50萬個AI患者——來自不同國家地區、覆蓋各個年齡段、患有不同疾病。這些都是由人工智慧大模型結合權威醫學知識庫和少量公開病例等自動合成的。”
得益於人工智慧,AI醫生的培訓成長周期遠小於一名真人醫生。AI醫生的成長速度要快得多,在虛擬世界裏只需要幾天時間就能完成上萬名的患者診療積累。(何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