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下午,“自強厚德逐夢 強國復興有我”勵志事跡報告活動在清華大學舉辦。北京市殘聯勵志宣講團的五位成員——王曙光、薛娟、劉偉、唐佔鑫和王曉悅用各自堅韌不屈的感人故事,向現場觀眾傳遞了永不言棄、樂觀向上的生命的力量。清華大學、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相關領導出席活動。
北京市殘聯宣講團由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遴選的一批優秀殘疾人代表和助殘先進典型組成,通過走進機關、高校、企業、社區、軍營等場所,講述自強不息和扶弱濟殘的感人故事,展示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風貌,營造良好的扶殘助殘社會氛圍。
無臂鋼琴師劉偉——直面挫折,用雙腳奏響生命樂章
他説,活着已值得慶祝。這是他的宣言,也是他自始至終的堅守。
“我們或許渺小,但絕不逃避。”雖然幼時因意外失去雙臂,但他用自己的故事證明,即使身體殘缺,依然可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他學習游泳,在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上獲得冠軍;他學習鋼琴,參加《中國達人秀》成為年度總冠軍,使“無臂鋼琴師”由此被全國觀眾知曉;他積極投身公益活動,用自己的經歷為社會傳遞正能量,鼓勵那些身處困境的人們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挑戰。
乒乓球殘奧冠軍薛娟——堅持不懈,在賽場綻放人生華彩
為榮譽和夢想拼搏。從鄉村殘疾姑娘到奧運會冠軍,薛娟的現場宣講,向人們傳遞的是逆境中登頂的勇氣與能量。她蟬聯兩屆殘奧會女子乒乓球單打、團體冠軍;2024年巴黎殘奧會,薛娟贏得雙打冠軍,獲得她的第五枚殘奧金牌。迄今為止,她一共獲得100余枚獎牌。
她説:“乒乓球改變了我的人生,也成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堅持、去努力,擁有自己的所長,你會從中收穫到更好的自己。”
在乒乓球的賽場上,薛娟實現了自己個人的“大滿貫”。
“只要我的身體條件允許,我想一直打下去。我想通過比賽把自強不息的精神傳遞給更多的人。”這個溫柔的姑娘,眼神裏閃爍着自信與堅定。“就算將來退役,我也要從事跟乒乓球有關的工作,希望能幫助更多的殘疾朋友走出家門、融入社會。未來的路很長,我有信心和決心,在這條路上勇往直前。”
“中國好人”王曉悅——愛人如己,為星星的孩子撐起天空
“我是這群來自星星的孩子的王媽媽。”中國好人王曉悅為大家講述了《愛 無礙》的故事。她是平谷區七彩陽光康復中心創辦人。自2015年創辦七彩陽光康復中心以來,累計有400多名殘疾兒童在這裡康復訓練,她累計為困難家庭減免訓練費300余萬,有50余名殘障兒童成功進入幼兒園和小學接受普通教育。
王曉悅説:“要為折翼的天使插上翅膀。要讓孩子們自理自立,過上有尊嚴的生活。”樸實無華的話語,展示的是她十年來從未改變的初心,“因為有愛,所以無礙……”
中國肢殘人協會副主席唐佔鑫——奔走呼告,為脊髓損傷患者帶來福音
哪怕坐在輪椅上,也能開啟美麗人生。唐佔鑫宣講的“做永遠綻放的‘榮耀之花’”》打動了在座的每一個人。
一場意外事故讓唐佔鑫成為完全性脊髓損傷患者。從天之驕子到悲傷困厄,她自我封閉4年。後來,漸漸走出人生困境的唐佔鑫和傷友一起,在北京市殘聯的支援下,創立了北京市第一家脊髓損傷者自我管理、同儕服務機構——“脊髓損傷者希望之家”。
“這些年,我一直在想,我的價值是什麼。”這位美麗的女性,以非凡的勇氣和決心,在公益路上書寫了屬於自己的篇章。
她放棄了在外企的工作,整理翻譯多種外國文獻和資料,用兩年的時間編寫了中國第一本《脊髓損傷者生活自助手冊》;她曾跑遍北京380個地鐵站,做出一本地鐵出行無障礙手冊;她嘗試着通過手工製作,幫助殘疾女性獲得一技之長,北京冬殘奧會上用於頒獎的500束“榮耀之花”,就是她和150余名殘疾人朋友用20000個小時、手工編制630萬針而成的。
“當我看到通過我的努力,一個又一個殘疾人發生改變時,一個又一個地點更加無障礙時,一個又一個健全人對殘疾人更加包容時,我的內心無比的充實和自豪。”她在現場的這番話既發自肺腑也令人感動。
戰時一等功臣王曙光——鐵血軍人的家國情懷
英雄如炬照亮前行路。王曙光的宣講為本次宣講之旅畫上了圓滿句號。他的故事“把軍裝穿進靈魂裏”飽含着對祖國的深深熱愛、對人民軍隊的深厚感情以及對在戰場上犧牲的戰友的深切懷念,詮釋的是革命軍人的堅毅與擔當。
他立志從軍報國,作為軍校優等畢業生主動放棄到國防大學深造的機會,主動請求到老山前線。在一次戰鬥中,他失去雙腿和右手的一根手指,但他從未後悔自己的選擇。在經歷了10余次痛苦的手術後,他安裝假肢重新站了起來。與此同時,他超乎常人的意志發奮苦讀,先後獲得法律碩士及博士學位。
“幾十年的從軍經歷,讓我更加深刻理解了黨員的使命、軍人的職責。為完成上級賦予的任務,哪怕獻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在講述自己的從軍經歷和學習經歷過程中,他説:“我實現了自己十八歲時許下的諾言:當一輩子軍人,為祖國站一輩子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