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生命健康産業蓄勢待發 力爭到二〇三〇年産業增加值達到120億元

日期:2024-11-10 09:0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11月8日,密雲區舉辦生命健康産業發展規劃發佈會。密雲區將以北京大學懷密醫學中心為主引擎,打造以健康服務為主的全生命周期産業發展體系,謀劃建設“北大醫學城”“生命健康科學城”“密雲生命健康之城”。到2030年努力爭取生命健康産業增加值達到120億元。

  五廊四片築起嶄新産業高地

  根據此次發佈的《密雲區生命健康産業發展規劃(2024—2030年)》,密雲區基於優勢資源稟賦和地理特徵,按環形廊帶規劃空間,按照差異化、特色化原則,重點規劃五條産業廊帶和四個核心片區,各廊帶有機連結,總體形成環帶狀産業空間發展格局,形成廊帶式産業集群。

  五條産業廊帶即一條科技創新和生命健康戰略發展帶和四條特色文化旅游休閒發展帶。其中,科技創新和生命健康戰略發展帶將作為北大醫學城等頂級醫學資源主要承載地、新質生産力集中策源地,成為密雲區生命健康核心産業承載區。同時,將沿産業廊帶在鄉鎮空間範圍內佈局多個特色産業節點,形成四條特色文化旅游休閒發展帶,作為北大醫學城等創新策源主體的輻射帶動地、新質生産力應用場景地,成為密雲區生命健康特色産業承載區。

  四個核心片區即懷柔科學城東區、生命健康科學小鎮、中關村密雲園和生態商務區,位於科技創新和生命健康戰略發展帶。密雲區科委主任彭根明介紹,經過7年的建設,懷柔科學城東區進入到建設與運作並重的關鍵階段,目前北京大學懷密醫學中心、國家水生態環境智慧監測業務與實驗平臺、北大口腔醫學院口腔醫學中心等重大項目進展順利,周邊已預留約215公頃的建設用地,為科技創新和生命健康産業發展提供豐富空間載體,全力支援上下游企業來密雲投資興業。

  與亦莊、大興、昌平差異發展

  在産業體系構建上,未來密雲區將主要聚焦發展健康服務業,突出體現“生態優勢+生命健康”融合發展模式,以特色醫療、康復康養、運動健身、健康文旅為四大支柱産業,形成多個特色關聯産業,重點打造“1+4+N”生命健康産業體系。

  其中,在特色醫療領域將圍繞北大懷密醫學中心提前佈局,重點發展綜合性區域醫療、中醫藥、生殖健康、腫瘤綠色治療、醫療美容和口腔醫療服務業;在康復康養領域,重點發展醫養結合、術後康復、慢病康養和睡眠調養服務業;在運動健身領域,重點發展休閒運動、競技運動和極限運動産業;在健康文旅領域,重點發展健康主題民宿、健康文化旅游、森林健康旅游等新業態。

  同時依託懷柔科學城東區和中關村密雲園重點承載區域,加快培育生物醫藥、康復器械、運動裝備、科技創新服務和健康産品物流等關聯産業。在生物醫藥領域,重點發展生物大分子藥、細胞和基因藥物、現代中藥和特醫食品;在康復器械領域,重點發展體外診斷(IVD)、康復設備和康復機器人;在運動裝備領域,重點發展高科技運動裝備、冰雪運動裝備、運動裝備品牌連鎖和總部經濟;在科技創新服務領域,圍繞北京大學懷密醫學中心,重點發展專業化服務機構;在健康産品物流領域,重點發展醫藥健康産品物流、生物研發試劑進口等。

  按照北京市醫藥健康産業佈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中關村大興生物醫藥基地、昌平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主要發展創新藥、創新醫療器械生産製造為主的第二産業和醫藥研發銷售為重點的第三産業,從醫藥健康全産業鏈視角看,亦莊、大興、昌平等産業聚集區主要側重於産業鏈中上游環節,相對缺少下游特色醫療、康復康養等健康服務環節。密雲區以北京大學懷密醫學中心為主引擎,着力發展以第三産業為特徵的健康服務業,與其他醫藥健康産業聚集區錯位發展,形成南北互動、融合互促、産業鏈互補的協同關係,進一步壯大北京醫藥健康産業的綜合實力。

  為産業發展提供良好生態

  “下一步,我們將在産業培育、政策支援、營商服務、項目招引等方面,多措並舉促進生物醫藥、康復器械、運動裝備等關聯産業高端化、特色化、集聚化發展。”密雲區經信局局長馮元文表示,對落戶密雲的産業實體企業,將從固定資産投資、智慧化綠色化轉型、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平臺基地培育、升規穩規、創新融資以及醫藥創新品種首試産、老舊廠房更新改造等多角度、全方位給予企業政策扶持,同時結合科技創新和生命健康産業特點,制定出臺更加優厚的産業扶持政策,為生物醫藥、康復器械、運動裝備等關聯産業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援和幫助。

  目前,密雲區已配套制定了“九個一”專項行動計劃,包含26項重點任務的分解清單,推動各部門按照分工要求和具體時間節點抓好工作落實。同時,推出“優化營商環境十大行動計劃”,緊扣市場主體關心關切的招優引強、項目提速、土地供應等重點領域,構建全方位營商服務體系,推行“馬上就辦”服務機制和“四級管家”服務品牌,及時有效地幫助企業解決各類問題,助力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根據《規劃》發展目標,到2030年密雲區生命健康産業體系將基本成熟,推動一批戰略項目、標桿企業、創新成果落地,産業規模持續壯大,生命健康産業增加值達到120億元,孵化超百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及專精特新企業,以新質生産力賦能生命健康産業,以生命健康産業帶動生態産品價值實現,率先探索生態優勢與生命健康融合發展之路。(王可心)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