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與北三縣80個項目簽約

日期:2024-11-06 08:4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在近日舉行的北京通州與河北廊坊北三縣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示範區項目推介會上,80個項目簽約落地,意向投資額331.02億元。

  此次簽約項目中超過九成是産業項目,同時在會上發佈的通州與北三縣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示範區産業圖譜也明確了七大産業集群、19個産業細分領域,兩地將在這些領域攜手,合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實現産業合作“同頻共振”。

  超九成是産業項目

  落地大廠後的第八年,廊坊中集空港設備公司決定進一步擴大生産規模。“大廠距離大興機場和首都機場都比較近,也能與我們在北京的公司形成研發製造互動。”該公司總經理楊東升在此次推介會上與大廠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簽約,將在超百畝的土地上建設年産1000台(套)機場地面專用移動設備項目。

  這家公司生産的機場巡回巴士、行李車等設備已經銷往全球300多座機場。楊東升介紹,隨着市場的不斷擴大,已有的産能跟不上訂單增長的速度,亟待擴産。此次簽約的項目總建築面積8.3萬平方米,比過去增加了一倍。

  2024年,眾多企業在通北示範區找到了新機遇:北京金隅集團將在大廠建設年産400萬平方米的無機耐火新材料項目,投産後預計年營業收入1.2億元;深圳鑫海達科技公司在香河建設果蔬加工中心項目,計劃投資1.6億元,投産後預計年營業收入2.1億元;中節能(廊坊)能源發展公司在三河建設數據中心餘熱利用項目,計劃投資8000萬元,可實現供暖面積30萬平方米……

  此次推介會簽約合作項目共80個,意向投資額331.02億元。按行業領域分類,包括31個智慧製造與裝備項目、7個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項目、16個現代服務項目、13個醫藥健康項目、6個文化旅游項目、7個公共服務項目。“與往年相比,今年簽約項目中,産業項目佔比超過九成。”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攜手建設七大産業集群

  如果從落地區域來看,此次簽約的80個項目中,包括通州區18個,三河市22個,大廠縣20個,香河縣20個。簽約項目圍繞示範區發展定位,共同優化區域創新鏈、産業鏈佈局,推動上下游分工協作、錯位聯動發展和資源合理配置,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

  比如在醫藥健康領域,中世康愷科技公司將在通州建設醫學影像信息化項目,圍繞醫學影像構建數字膠片、遠端診斷、多學科會診、手術規劃導航四大應用場景。“通過我們的平臺可以用清晰度高幾十倍的數字膠片替代傳統膠片,也能方便醫生遠端診療,目前這項技術已在全國2000多家醫療機構落地。”該公司董事長王其景介紹,之所以選擇在通州,是因為城市副中心在交通、産業、政策上都有優勢,也能聯動北三縣發展。

  同時,北京百暉生物科技公司看中了三河燕郊在生物醫藥産業上的優勢,計劃投資24億元,建設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等研發生産基地,能年産疫苗1600萬劑;河北百靈威超細材料公司投資5億元在大廠佈局工業園區科研及中試基地項目,主要建設藥物分子模組研發中心、超精細材料研發中心等。

  正是為了加速兩地産業上下游分工協作、錯位聯動發展,此次推介會上專門宣介了通北示範區産業圖譜。這份圖譜銜接融入京津冀“六鏈五群”佈局基礎,考慮示範區産業基礎和資源稟賦,明確了先進製造、數字經濟、生物醫藥和大健康、文化旅游、商務服務、現代金融、都市農業七大産業集群、19個産業細分領域。“圖譜將作為示範區合力培育新質生産力的主攻方向。”通北示範區執委會相關負責人説,圖譜將科學診斷示範區産業發展的優勢和短板,幫助各地細化選擇重點發展的細分領域、關鍵環節。

  共建“京津冀肺癌專病醫聯體”

  2019年以來,該推介會已連辦六屆,累計簽約290余個項目,意向投資額超1800億元,已成為區域對接交流合作的品牌活動。除了産業項目,一批公共服務領域項目惠及當地百姓。

  2024年簽約落地的7個公共服務類項目中,北京胸科醫院與三河市中醫醫院簽署了“京津冀肺癌專病醫聯體”合作協議,將推進北京市屬醫院優質醫療資源共用和下沉,推動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提高京津冀地區肺癌診療水準。

  根據協議,雙方將打造肺癌專病一體化全程管理體系,為京津冀地區的患者提供多層次、優質方便的診療服務;同時,推行“肺癌早篩早診早治”機制,提升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降低患者負擔;加強京津冀地區相關學科建設和專業人才培養,提高地區診療水準;建立科普平臺,提高地區居民肺癌防治知識了解程度。

  通北示範區執委會相關負責人説,下一步將繼續聚焦示範區産業發展定位,聯合製定示範區産業發展規劃,建立常態化聯合招商機制與項目會商機制,共同發佈産業應用場景供給和需求清單,制定招商引資目標企業清單,探索聯合承接優質産業項目工作新模式。(曹政)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