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莊智造”護航神舟十九號成功發射

日期:2024-11-04 15:07    來源: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分享:
字號:        

  10月30日4時27分,長征二號F遙十九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將搭載着3名航太員的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順利送入預定軌道。中國航太再探蒼穹的背後,北京亦莊企業——航太長征火箭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太火箭公司”)和北京航太萬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多項關鍵設備,成為護航發射任務圓滿成功的重要力量之一。

  對於航太事業來説,飛船飛行過程中的數據至關重要。在此次發射任務中,航太火箭公司提供的應急數據處理器是神舟飛船記錄重要數據的主要設備,安裝在航太員的座椅下。“形象地説,應急數據記錄器扮演着‘黑匣子’的角色,主要記錄飛船艙內氣壓、溫度、濕度,飛船姿態,各種設備工作狀態以及航太員操作儀錶資訊的重要設備,具有大容量存儲、抗強衝擊的特點。”航太火箭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道,自1999年神舟一號開始,每艘飛船的“黑匣子”都由航太火箭公司研製提供,歷經多次技術升級,如今神舟十九號飛船上搭載的應急數據記錄器已具備完善的在軌遙測數據下傳功能,可以讓地面測控人員更及時了解飛船在軌運作狀況。

  從直播的發射畫面可以看到,地面控制中心人員與航太員始終保持溝通,以便實時了解航太員狀態以及實際飛行情況。在神舟十九號飛船上,實現航太員與地面控制中心語音對話,以及對航太員生理健康數據、飛船運作姿態等關鍵參數的檢測,均需要航太火箭公司研製的數據傳接器參與完成。航太火箭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為更好地保障此次發射,我們的研製團隊以數智化賦能數據傳接器,通過新版判讀軟體,快速識別數據並保證數據連續準確,可以更為便捷、全面地驗證數據復接功能,實現了100%國産化設計。”

  此外,此次執行發射任務的飛船及火箭上還安裝了多款由航太火箭公司提供的重要設備,以最佳狀態為航太員的“天宮”之旅全程護航。在神舟十九號飛船上,航太火箭公司研製的剩餘液位測量設備作為神舟十九號推進分系統的關鍵設備,全程負責推進劑剩餘量的監測,能適應從真空到超20個大氣壓力的氣壓環境。在此基礎上,推進分系統根據監測所得數據,可精準利用剩餘推進劑,控制飛船在軌飛行、交會對接中的飛行姿態,從而保證飛船預定的在軌周期。

  在長征二號F遙十九運載火箭上,航太火箭公司研製的全數字化遙測傳輸系統可以獲取火箭飛行過程中各系統的工作狀態參數、環境數據以及關鍵部位的實時圖像,在火箭飛行過程中進行實時狀態監控、性能評定和事後數據分析。北斗衛星導航接收機負責為火箭控制系統提供高精度導航數據,實時完成飛行軌跡測量,精準指引火箭高精度入軌。航太火箭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控制系統的‘方向盤’和監測系統的‘千里眼’,該設備創新性採用抗旋轉接收技術適應火箭的姿態變化,可確保全天候不間斷接收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信號,精準指引火箭高精度入軌。”

  與此同時,北京航太萬源科技有限公司配套的地面電源設備作為能源保障設備,有力保障了發射任務的順利推進。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針對本次任務,我們的電源事業部對發射支援配套的通用化、系列化電源産品策劃三個工作項目,包括設備技術狀態再確認、設備電氣性能再確認及應急預案處置,確保萬無一失。”

  回顧過去,“亦莊智造”在中國航太載人飛行任務中幾乎從未缺席,以紮實的技術實力為探索浩瀚蒼穹提供支撐。目前,北京亦莊已聚集航太企業近百家,涵蓋了運載火箭、衛星研製、衛星應用、型號配套、地面設備、技術應用等領域,落地商業火箭整箭研製企業數量佔全國75%以上,已落地北京市可重復使用火箭技術創新中心,商業航太共性科研生産基地也在加速建設中。

  放眼未來,“亦莊航太”將有更多企業參與到國家重大項目中。在10月29日舉行的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專題新聞發佈會上,中國載人航太工程新聞發言人林西強表示,2023年發佈了空間站低成本貨物運輸系統總體方案徵集公告,並從10家方案中優選出了4家進入方案詳細設計階段。2024年經過第二輪擇優,最終,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的輕舟貨運飛船方案和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的昊龍貨運太空梭方案勝出,獲得工程飛行驗證階段合同。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表示,為了探索發展商業航太模式,選用中科宇航的力箭二號液體運載火箭作為任務的主選火箭,承擔輕舟貨運飛船發射任務。

  “擬定明年9月,力箭二號將執行首次飛行任務,屆時該火箭的首位‘乘客’就將是輕舟初樣狀態貨運飛船。”中科宇航相關負責人表示。力箭二號是中科宇航研製的首款液體運載火箭,繼承了力箭系列運載火箭的優良基因,具備運載能力大、固有可靠性高、經濟性好、使用靈活便捷等核心優勢。目前,力箭二號已按計劃完成了噪聲試驗、航電系統綜合匹配試驗與發火試驗、結構系統靜力試驗、一二級分離試驗、一級發動機鑒定試車等多項大型地面試驗,並完成了船箭介面控制文件的簽署。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