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4年“消防宣傳月”活動今天啟動 市民可打12345反映消防隱患
10月31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北京市2024-2025年冬季防滅火工作新聞發佈會,通報本市在城市及森林防滅火方面的工作。
2024年11月9日是第33個“全國消防日”,11月為“消防宣傳月”。11月1日,本市啟動2024年“消防宣傳月”活動。
各單位將開展自查自改
市消防救援局介紹,2024年“消防宣傳月”主題是“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屆時,全市消防自防自救力量比武總決賽將在奧林匹克公園和國家體育場舉辦。各區、各部門、各單位還將開展消防宣傳“五進”、警示曝光、基本技能實操實訓等活動。
宣傳月期間,全市大型商業綜合體、賓館飯店、石油化工企業、醫療機構、養老福利機構、建築工地等區域、單位、場所將開展消防救援演練;各街道、社區、單位將組織開展“生命通道疏散體驗活動”;各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消防救援站、消防主題公園等場所將加大開放力度。
火災隱患整治方面,各單位將使用“企安安”平臺開展火災隱患自查自改,重點檢查消防安全組織及制度建設,消防安全主體責任落實,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消防設備設施維護保養,微型消防站、志願消防隊建設、運作、管理等情況。
消防部門將加大對消防違法行為的集中曝光。市民也可圍繞“可燃雜物清理”“家庭用火用電用氣”“電動自行車充電”“暢通疏散通道和消防車道”等方面,檢查消除家庭和周邊消防安全隱患。針對發現的隱患問題,可通過12345市民服務熱線進行反映,消防部門將及時跟進處理。
高森林火險區部署無人機集群
本市即將進入2024-2025年森林防火期。綜合物候條件、氣候條件、歷史情況、火源管控等方面,市森防辦研判,本市2024年秋冬季森林防火形勢嚴峻,2025年春季形勢更加複雜。
市園林綠化局介紹,在強化火險預警監測方面,將實施衛星遙感、航空巡護、視頻監控、塔臺瞭望、地面巡查、輿情監測組成的“六位一體”預警監測,全面織密補牢火情預警監測體系;在提升早期處置能力方面,強化科技賦能,進一步發揮無人機在森林防滅火中的突出作用。目前,已在7個高森林火險區統籌部署了10組100架無人機集群,將火情早期處理由地面力量為主、空中力量為輔,向空中、地面雙主力轉變,由單機作戰向集群作戰轉變,不斷強化“打早打小打了”能力。
在森林滅火救援準備工作方面,國家消防救援局機動支隊介紹,從10月15日起全支隊進入戰備狀態。針對北京地區森林分佈和林火特點,9個中隊800余名指戰員已預置在門頭溝、房山、平谷、懷柔、密雲和延慶等9區11處重點林區,做到重點區域力量全覆蓋,實現觸角延伸、快速到位。
近兩月44起電動自行車火災
市消防救援局通報了近期本市電動自行車火災情況。9月以來,本市共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44起(不含電動三、四輪車)。從起火原因看,電池故障38起,車輛線路故障6起;從起火狀態看,行駛中起火19起,充電中起火17起,停放未充電起火8起;日間19起,夜間25起;從品牌情況看,起火電動車涉及雅迪、小牛、臺鈴等品牌,起火電池涉及天能、雅迪(原裝)、愛瑪(原裝)等品牌。
調查中發現外賣車輛超標電池火災1起。消防部門提示各即時配送企業要切實落實主體責任,健全車輛管理制度,對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違規使用大容量蓄電池等問題進行嚴格管理,加強對配送員的安全教育培訓。
本市還發生了一起電動車電池起火事故。經核查,起火鋰電池係事主在其電動車淘汰後拿回家中存放。事發前,雖然屬地物業、社區的工作人員曾多次到府提示、勸阻,但是事主未及時整改,最終引發火災事故。消防部門提示,廢舊鋰電池應及時報廢、妥善處理,切莫在家中存放。使用中的鋰電池也不要拿回家中充電或存放,應在室外專用車棚、車樁、充電櫃進行充電、停放。
特別提醒
快遞包裝不要堵塞疏散通道
10月31日,市消防救援局提示,冬季歷來是本市火災高發多發期,須謹防四類火災風險。特別提醒市民,隨着“雙11”“雙12”等來臨,拆卸的快遞包裝要及時清理,不要堆放在走道、樓梯間等疏散通道上,以免發生火災,影響逃生。
●謹防居民住宅“小火亡人”
氣溫驟降,市民特別是老齡病患群體使用電熱毯、“小太陽”等電器取暖情況增多,因用火用電不慎引發火災概率升高,極易造成人員傷亡。10月8日,順義區一居民家臥室內電熱毯未關閉,持續通電加熱過程中線路故障,引發火災。火災導致室內物品不同程度過火燒損,直接經濟損失2萬元。所幸撲救及時,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消防部門提示市民,使用電取暖設備時,要遠離可燃雜物,切勿將衣物覆蓋在取暖設備上烘烤。要選擇通過國家安全認證、品質合格的正規産品,正確使用並定期檢查。電熱毯要放平,避免折疊使用。使用完畢後,務必及時關閉電源。
●警惕快遞物流場所火災風險
隨着“雙11”“雙12”等購物節來臨,快遞物流行業工作量激增。一方面,倉儲物流企業要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度。倉庫內確保消防設施完整好用,嚴禁設置員工宿舍,嚴禁違規使用大功率電器、嚴禁違規使用明火。另一方面,市民在收到快遞後,拆卸的包裝要及時清理,不要堆放在走道、樓梯間等疏散通道上,以免發生火災,影響逃生。
●警惕餐飲場所火災風險
臨近歲末年關,傳統節日集中,商場、市場、影劇院等人員密集場所將迎來客流高峰。在這當中,餐飲場所後廚用火、用電、用氣多,火災負荷大。9月以來,本市共發生餐飲場所後廚油煙道類火災10起。其中,朝陽區3起,海淀區2起,東城區、西城區、豐台區、順義區、平谷區各1起。
消防部門提示餐飲經營單位,操作間集煙罩和煙道入口處1米範圍內,應每日清理油污及可燃雜物。排煙管道應至少每60日清理一次。後廚要規範用火、用氣管理,定期檢查維護燃氣、電氣設備。烹飪過程中需全程看護。
●嚴防違規施工動火作業火災
進入第四季度,建築工地搶工期、趕進度,施工節奏緊張,風險增高。在此提示,裝修、改造等工程,施工區與非施工區須進行有效的防火分隔。商場、公共娛樂場所等公眾聚集場所在營業期間內,嚴禁施工動火作業。其他施工動火作業,在作業前須進行審批,並辦理動火許可證。動火作業時要在“企安安”線上報備。進行焊接與熱切割作業的人員應持證上崗,動火作業現場要清理可燃物、配備消防器材,作業時明確專人看護並開啟視頻監控。(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