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創新工作機制,提前預判、關口前移,將生態環境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通過主動治理、未訴先辦,努力解決人民群眾家門口、窗戶邊的問題,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主動治理 把問題解決在萌芽階段
建立排查工作機制。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建立了定期排查、專項排查及日常動態排查相結合的排查工作機制,強化源頭預防,將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如,2023年,海淀區生態環境局結合季節特點,在夏季到來前結合日常檢查,發現位於學院路的一家烤魚店雖然油煙排放達標,但是監測數值已接近超標臨界值。經研判,可能産生油煙擾民現象,進而引發市民投訴。海淀區生態環境局與商戶溝通,建議並指導該商戶及時提高油煙凈化設施效率,避免了後續可能因油煙污染引發市民投訴。
發揮大數據分析的“前哨”作用。利用大數據分析,梳理市民關注的熱點資訊,研判訴求共性問題,發揮資訊預警的“前哨”作用。如,分析研判市民訴求資訊,有的放矢進行摸排,推動各區、街道(鄉鎮)主動發現解決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聚焦餐飲油煙、噪聲等群眾訴求集中的問題,定期編發分析專報,為生態環境執法部門開展專項執法提供參考。
科技賦能為生態環境接訴即辦畫像。以門頭溝區、石景山區為試點,通過對兩個區2023年接訴即辦情況的大數據資訊進行分析,繪製了接訴即辦畫像,哪些區域容易發生投訴、不同類型訴求分佈如何、不同季節的訴求有什麼不同等等一目了然,為兩個區主動向前,未訴先辦、開展源頭預防等工作提供了有效參考。後續,還將陸續在全市其他區開展接訴即辦畫像工作。
未訴先辦 破解餐飲油煙難題
民以食為天,煙火氣是百姓心中最樸素、最踏實的幸福感。但餐飲業佈局一般貼近消費者,産生的油煙極易對周邊環境産生影響。近年來,餐飲油煙擾民成為生態環境領域反映較為集中的問題。2024年,餐飲油煙治理被列入全市2024年接訴即辦“每月一題”。
針對市民關於餐飲油煙擾民的“急難愁盼”問題,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除了堅持攻堅化解,還通過未訴先辦主動破解,留住城市的“煙火氣”,又滿足群眾對“好空氣”的需求。
提供餐飲業選址引導服務。全面梳理餐飲業選址政策,為新增餐飲服務業科學選址、避免後期發生油煙投訴情況提供指導。目前,已經以東城區天壇街道為試點,在餐飲業選址階段充分提示,科學引導餐飲業進行選址。從數據來看,天壇街道成為區域內訴求量較少的街道之一。
提供餐飲業建設指導服務。在餐飲場所裝修階段,提前介入,開展規範經營避免油煙擾民的專業技術指導。如,某公司擬在北京市朝陽區世貿天階新開一家門店,預計有十余家餐飲檔口和多個製冷空調機組,極易産生油煙噪聲。該公司希望政府部門給予專業技術指導和幫助,在門店裝修前針對易産生油煙和噪聲的隱患進行排查和指導。朝陽區生態環境局聯合屬地街道,多次現場勘驗,並邀請專家技術團隊詳細了解門店規模、設計思路、施工時間、設備擬安裝位置和技術,對可能産生的環境問題給予指導建議。打破了以往産生環境問題後群眾投訴-政府檢查-企業整改的工作模式,既消除了可能出現的擾民情況,又避免企業因整改和二次設計産生大量資金投入,為企業算了一筆“經濟賬”。
經濟手段鼓勵主動向前服務。落實“兩新”政策,出臺餐飲油煙凈化裝置更新補貼措施,鼓勵餐飲單位和商業綜合體及時更新高效油煙凈化設施,以經濟手段鼓勵主動治理油煙污染。同時,通過製作宣傳片、服務手冊、主動對接企業等多種形式做好服務,助力提升餐飲行業整體合規水準,目前宣傳培訓已覆蓋約3萬家餐飲單位。
為方便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北京市構建了全渠道的投訴平臺,以便更好地為企服務、為民解憂。不管您是企業還是個人,不管是需要諮詢政策、提出寶貴意見,還是身邊有煩心和揪心的生態環境問題,都可以撥打12345市民熱線,或通過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政府網站或者信函等多種渠道告訴我們,我們將一如既往,用心用情,全力以赴解決好您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