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造“硅巷” 東城數字科技大廈明年投用
北二環內,青龍衚同裏的東城數字科技大廈拔地而起。作為東城區科技創新産業集聚區——“硅巷”的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大廈目前已經結構封頂,預計2025年年底投入使用,未來將聚集創新科技企業,引領東城數字經濟發展。
東城數字科技大廈隸屬於中關村東城園,總用地面積約54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56萬平方米,其中地上1.2萬平方米、地下3600平方米,地上8層、地下2層,總高度36米,將於2025年年底竣工,屆時,將建設成5A級、綠色建築三星級、智慧辦公的標桿樓宇。
2023年,東城區提出,將分別圍繞文化、金融、健康、數字經濟産業各打造一個文巷、銀巷、杏巷、硅巷,推動優勢産業集聚、經濟高品質發展。“這四巷不是一條街巷或衚同,而是一個無界的産業集聚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東城數字科技大廈就是“硅巷”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硅巷”的主要特點是以城市中心的存量空間為主要載體,通過對存量空間加以改造,在中心城區實現以城市更新推動科創産業集聚發展。
東城數字科技大廈是東城“硅巷”建設啟動以來首個落地的産業項目,被列入北京市“3個100”重點工程,這也是東城區北二環內唯一新建的産業項目。2023年9月,項目正式啟動建設。2024年9月,主體結構實現封頂,將於2025年年底投入使用。未來,這裡將打造創新型總部和融合開放的産業空間,與周圍區域形成産業集聚,引領東城區數字經濟發展。
中關村東城園管委會主任石崇遠介紹,東城“硅巷”正以“青龍硅巷”起步區及擴展區、“一軸兩帶三極+多點互聯”和“硅巷”輻射區為兩級空間創新佈局,推進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硅巷”初期聚焦於青龍硅巷起步區及展示區,其範圍為:北起北二環、南抵北新橋三條、西至雍和宮大街、東至東直門內北小街。
在這個0.495平方公里的區域內,集聚了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截至2024年8月底,在東城區註冊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80家,其中青龍硅巷內有126家,佔21.7%;區內專精特新企業206家,其中青龍硅巷內有54家,佔26.2%。
石崇遠表示,到2026年,東城要力爭把“硅巷”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城市更新樣板區、園區發展先行區、科技文創生態區、科創人才集聚區、營商環境示範區,基本形成高品質産業集群、高規格孵化平臺、高品質創新生態。(李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