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踐行“三水統籌” 推動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

日期:2024-09-29 11:22    來源:北京市生態環境局

分享:
字號:        

  近年來,北京市積極踐行“三水統籌”,堅持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協同治理、統籌推進,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全市水生態環境品質實現穩中向好。

  2023年,全市優良水體比例總體保持在70%以上,Ⅰ-Ⅲ類水質河長佔監測總長度的71.3%,較2019年增加16.2個百分點,無劣Ⅴ類河流。全市水生態環境狀況總體良好,水生生物物種豐富,土著魚類普遍存在,超過一半的河流以及超過七成的水庫水生態環境品質綜合評價為優良水準。2024年上半年,全市37個國考斷面中,有29個達到Ⅲ類及以上水質,佔78.4%,無劣Ⅴ類斷面,動態達到國家年度考核要求。

  美麗河湖是美麗中國在水生態環境領域的集中體現和重要載體。北京市因地制宜、系統施策,積極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逐步把清水綠岸、魚翔淺底、人水和諧的美麗圖景變成市民的生活場景。

  全力保水 着力保障水資源安全

  夯實保水基礎。組織完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工作,明確保護範圍和要求,目前全市已累計劃定500余個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開展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環境狀況年度調查評估、專項執法,動態清理整治影響水源安全的環境問題。組織實施水源地周邊環境風險排查及加密監測,確保水源地水質安全。

  促進水資源保護。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建設和守護密雲水庫的鄉親們的回信精神,發揮好山好水的優勢,保護好密雲水庫這個“無價之寶”、官廳水庫這顆“京畿明珠”,築牢首都水資源安全屏障。在密雲水庫流域,實施《潮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規劃(2019-2025年)》,支援密雲區完善流域水環境監測預警體系。2021年以來,密雲水庫持續保持蓄水量30億立方米左右的高水位安全運作,累計向下游生態補水18億立方米以上,穩定保持Ⅱ類水質。在官廳水庫流域,推動人工濕地、庫濱帶生態涵養林建設,開展封庫禁漁、水華防治等工作,在上下游水域採取建立生態保護帶、污水處理廠等治理措施,官廳水庫水質得到明顯提升,2023年年均水質達到Ⅲ類標準。

  實現協同保水。京冀兩地履行新一輪密雲水庫橫向補償協議,2021-2023年補償河北8.5億元;推進官廳水庫橫向補償,2023年8月30日,京冀兩地政府正式簽署《官廳水庫上游永定河流域水源保護橫向生態補償協議(2023年-2025年)》,攜手保上游好水,送下游清水。京冀生態環境部門聯合印發實施《白洋淀流域跨省(市)界河流水污染防治工作機制》,房山區與保定市加強大清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推進大石河、小清河水環境治理。京冀兩地落實《跨省流域上下游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框架協議》,每年輪值組織開展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演練。

  深入治水 持續推進水污染防治

  規劃引領,做好頂層設計。銜接國家要求,細化本地措施,印發實施北京市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落實“十四五”階段地表水、飲用水、地下水考核目標。踐行“三水統籌”,制定實施碧水保衛戰年度行動計劃,分解落實16個區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水質目標,將規劃任務和具體工作分年度分區域落實。

  抓住重點,推進污染防控。對照國家要求和北京實際,印發《北京市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方案》,進一步健全長效監管機制與管理要求。尤其是針對汛前、汛後,雨前、雨後重點時段,以及城市內重要河流,部署排口和污水設施排查、檢查等工作,採取“清河”“清管”、及時清理河道水面等措施,有效降低汛期面源污染影響。

  政策導向,撬動水質改善。北京市持續實施水環境區域補償政策,用經濟手段督促流域各區落實水生態保護修復責任,“水好能得錢、水差要交錢”,推動全市水生態環境品質不斷改善。2023年起,實施新一輪的水生態區域補償,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三類指標,建立雙向補償機制,促進水體流動、水環境潔凈、水生態恢復。

  系統護水 積極推動水生態保護

  優化水資源調配,為河湖美打基礎。大力實踐“以水開路、用水引路”,統籌實施引黃水、再生水等多水源跨流域生態補水,優化水資源調配,合理保障永定河等重點河湖生態用水。北京五大河流連續三年實現“流動的河”並貫通入海,沿河水生態環境顯著恢復。全市平原區地下水位連續8年累計回升11.01米,為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提供了基礎條件。

  推進監測與評價,為河湖美作參考。在全市布設200余處監測點位,以理化、水生生物、生境為監測指標,對河流、湖泊、水庫等不同水體定期調查監測。同時,利用衛星遙感、人工智慧、水下觀測、環境DNA等技術,進一步提高水生態監測評價技術水準。編制北京市水生態環境品質監測評價技術規範,進一步明確水生態監測的指標、方法和評價限值,並加強水生態監測評價結果應用。

  推動美麗河湖試點,為河湖美做示範。密雲水庫完善“5+2”保水體系,全力守護“無價之寶”,實現水量和水質“雙提升”,入選全國首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為河湖保護樹立典範。懷柔雁棲湖統籌河湖保護,加大水污染防治攻堅力度,促進水景觀和諧,提升水文化內涵,成為我國對外展示良好生態環境的窗口,促進和撬動了懷柔經濟發展,入選全國第二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為兩山轉化提供示範。此外,推動一批河流的保護與建設,以濱水空間開放共用,促進“人水和諧”。先後實施西南二環水系、清河、亮馬河、萬泉河等城市河段濱水慢行系統和景觀提升工程,城市副中心運河商務區、朝陽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成為濱水經濟新地標,成為展示城市魅力和多元文化的重要公共空間。

  依水而居,以水定城,水美城興。北京市將繼續以“清水綠岸、魚翔淺底、人水和諧”為目標,統籌“三水”治理,推動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把美麗河湖打造成市民家門口的“詩與遠方”。以高水準保護支撐高品質發展,以首善標準奮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美麗北京。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