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來現余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兩新”政策系列發佈會上披露:截至9月23日,本市已受理小汽車報廢更新和置換更新申請2.3萬輛,帶動汽車銷售額60億元左右;以舊換新政策也已累計帶動電冰箱、洗衣機等8類家電産品銷售超58萬台,帶動銷售額37億元左右。
防止“先漲價後補貼”
2024年4月,本市正式啟動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4個月後又推出升級版政策,發佈加力支援“兩新”的市級實施方案,當日同步啟動個人乘用車報廢和置換更新、家電以舊換新工作。
數據顯示,在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帶動下,北京市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由1月到6月的同比增長1.4%,提高到1月到8月的同比增長8.9%。
“北京組織近百家行業協會、平臺企業、生産銷售企業進行調研座談,摸排市場關注度高、換新需求大的産品。”來現余説,相關部門針對開學季北京高校學生集中採購需求大的特點,協調商家適度增加電腦等家電補貼品類;針對市民關注的個人小汽車置換更新,將支援置換更新新能源車納入支援範圍。政策實施以來,帶動新能源汽車銷售增長20.7%。
針對市民關注的價格方面,本市採取銷售企業先報備商品及價格、再銷售的方式,以近兩個月價格為標準,設置浮動上限,防止“先漲價後補貼”,抵消政策效果。“我們將和商務、市場監管部門一起,進一步加大監督檢查範圍,切實將政策‘真金白銀’更多惠及市民。”來現余説。
國慶、“雙十一”繼續讓利促銷
來現余介紹,本市整合建設了“一站式”服務平臺,把“兩新”政策嵌入全市便民服務平臺“京通”小程式,充分借力已有渠道和機制,實現補貼資格認證、領取、使用的“一網辦理”,使申請補貼和購買商品更加快捷高效,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參與企業範圍也進一步擴大,基本涵蓋京東、蘇寧易購、聯想、小米商城等市民常用的主要線上平臺,以及300余家線下門店,實現全市各區線上線下全覆蓋。同時,通過線上上平臺搭建“北京家電以舊換新專區”、組織開展家電主題市集進社區等方式,使市民在“家門口”和手機上都能便利消費。
此外,本市還利用“京通”平臺數據整合功能,加快補貼核銷和資金撥付速度,減少企業資金壓力。在政府補貼基礎上,推動參與企業對部分品類商品給消費者再讓利,持續推進商戶送新、拆舊、安裝的一體化服務能力建設,讓消費者盡享“政府補貼+企業讓利”的多重優惠購物體驗。
“本市還將動態完善擴大參與企業範圍,探索與新媒體平臺合作,進一步豐富參與渠道,在即將到來的國慶、‘雙十一’等節點組織開展聯合讓利促銷活動,讓消費者享受更多優惠。”來現余説。
新聞連結
市場監管部門將加大換新産品抽查力度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副司長文華在發佈會上介紹,相關部門向地方下達15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援各地因地制宜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品質監督司副司長王勝利表示,市場監管部門將家用電器及電器附件等消費品納入《重點工業産品品質安全監管目錄(2024年版)》,部署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加強重點監管。
截至目前,全國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針對家電、電動自行車等換新産品,共抽查檢驗約5.3萬批次,發現並處理不合格産品5600多批次,檢查生産銷售企業約35.7萬家次,發現並督促整改問題2.3萬個。(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