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大興機場線五年運送乘客4300萬人次 新技術支撐“最快地鐵線”安全運作

日期:2024-09-24 08:56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只需19分鐘,乘客即可從大興機場直達南三環外的草橋站。地鐵大興機場線即將迎來開通五周年,軌道交通已成為進出大興機場最為便捷的出行方式。如今,進出大興機場的旅客中,近三分之一選擇乘地鐵出行。作為北京運作速度最快的地鐵線路,一系列新技術、新應用支撐着地鐵大興機場線的高效安全運作。

  每行駛8米拍攝一張線網照片

  大興機場線設計時速達160公里,為降低隧道凈空、減少建設成本,線路採用剛性接觸網進行供電。不過,在如此高速度的線路上使用剛性接觸網,在國內軌道交通領域尚屬首次。

  為保障接觸網安全,大興機場線創新性地將鐵路系統應用較為成熟的供電安全檢測監測系統引入地鐵領域。大興機場線在一列正常運營的地鐵列車上安裝了紅外及紫外感測器和視頻監控等設備。列車正常運營時,每行駛8米視頻監控就會自動拍攝一張高清晰度照片,輕鬆獲取接觸網的懸挂狀態、螺栓松動情況。

  “人工檢查線路所有位置需要一年時間,而利用這套系統,列車行駛一趟就能完成圖像數據採集,經過20天的整理即可匯總沿線故障點。”京投軌道運營公司接觸網維修主管工程師喬梅介紹。

  電子工場自主維修各類設備

  在大興機場線磁各莊車輛段內,還有一處能夠自主維修各類設備的電子工場。工位前,工程師手拿着螺絲刀、電烙鐵和電壓錶,正在對拆卸下來的各類設備進行檢修。

  隨着時間推移,大興機場線的一些零部件已停産。為解決使用問題,企業員工在此學習上手維修設備,全面提升自主維修能力。京投軌道運營公司電子工場維修經理張小傑介紹,電子工場承擔着所轄線路電子和機電類設備的維修工作,維修設備涵蓋通信、信號、車輛、機電、供電等專業。

  電子工場的一處工位上擺放着原本安裝在車門上方的電子地圖屏,只需按下按鈕,地圖屏就會模擬顯示列車的到站資訊。“電子地圖屏的解碼板停産後,我們開始自主維修,不僅確保了設備的正常使用,還能降低維修成本。”張小傑介紹,為了測試電子地圖屏的檢修效果,工程師在電子工場搭建了一套車上環境,每一塊維修後的電子地圖屏都會在電子工場完成測試,保證設備能夠正常運作後,才會送往列車上安裝,減少了返工等情況的發生。

  電子工場2024年被授予“北京市級創新工作室”,已開展科研項目4項,推出設計研發測試平臺21套,獲得發明專利2項和實用新型專利12項。目前,電子工場每年可為大興機場線維修設備3000余件。

  實現有人值守全自動運營模式

  五年來,大興機場線開行列車超43萬次,安全運營超1.1億車公里,累計運送乘客突破4300萬人次,為乘客提供平穩、安全、舒適的交通服務。

  京投軌道運營公司總經理助理楊峰介紹,大興機場線在城市軌道交通領域實現眾多創新,在行業內首次採用市域D型車,完美融合高鐵和地鐵技術。2021年6月,大興機場線成功實現全自動運作系統全功能運轉,同年7月實現有人值守的全自動運營模式,向世界展示出軌道交通中國速度、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京投軌道公司總工程師辦公室副主任李一昕介紹,目前北京正全力推進22號線、M101線、1號線支線等11條線(段)、222.7公里線路的高品質建設。(李博)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