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檔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全面展示檔案工作在服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發揮的獨特作用,北京市檔案館持續推動檔案便民惠民服務。自2014年起,每年面向社會集中開放一批館藏檔案,截至2023年已開放新中國成立後文件級檔案21.7萬件。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北京市檔案館計劃分兩批向社會開放10個全宗約2.94萬件檔案。目前第一批8個全宗約1.68萬件檔案已於6月9日國際檔案日前開放。接下來,將於國慶節前專題開放館藏首都慶祝“十一”“五一”籌委會、首都大型群眾集會指揮部聯合全宗和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北京市委員會2個全宗的檔案1.26萬件,向祖國75周年華誕獻禮。
首都慶祝“十一”“五一”籌委會、首都大型群眾集會指揮部聯合全宗由首都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籌委會和首都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籌委會、首都百萬群眾慶祝大會指揮部、首都建國50周年慶祝活動籌備委員會、首都建國55周年慶祝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等8個臨時機構的檔案組成。此次開放的檔案包括1951年至1999年的檔案3532件,主要內容有:接待工作計劃、總結、組織方案、會議紀要、工作簡報和游行隊伍示意圖等。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北京市委員會是北京市共青團組織的領導機關,是北京市先進青年的群眾性組織。1949年10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北京市工作委員會成立。1957年5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改稱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此次開放的檔案包括1977年至1994年的檔案9096件,主要內容有:共青團北京市委工作總結、工作思路、大事記;市共青團《團內資訊》;有關大學、中學團的工作的文件材料、有關少先隊工作的文件材料;有關共青團表彰先進的文件材料等。
此次開放的一大亮點是北京市檔案館館藏的彩車檔案。如在國慶50周年體現抗洪主題的彩車。1998年入夏,我國長江流域發生了全流域性特大洪水,人民生命財産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在同洪水搏鬥中,我們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一種十分崇高的精神,就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於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為紀念這一偉大精神,體現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中國人民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以及中國共産黨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不怕艱難險阻、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和必勝信念,1999年國慶50周年之際,在群眾游行時增加了以抗洪為主題的彩車。2021年,黨中央批准的第一批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係中,納入了偉大抗洪精神。
2024年6月,北京市檔案館推出了“祝福祖國 築夢前行——國慶彩車模型展”,精選了32組國慶彩車模型與200余份檔案、照片、視頻等,再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多次國慶慶典的精彩瞬間,展現了新中國的發展歷程和慶典盛況,其中包括國慶50周年的10組彩車模型。
為確保國慶籌備工作圓滿完成,指揮部在全體參訓人員中開展了以“迎接祖國光輝節日,留下人生美好回憶”為主題的徵文、攝影、攝像比賽。比如,某武警戰士在徵文中寫到:“你為國慶放飛白鴿,你為國慶放聲高歌,我能做什麼?……為了國慶50周年,我在國門把眼睜大,在華街上高昂挺拔。我在訓練場揮汗如雨,在酷暑下把愛表達……”參加群眾游行訓練的中學生用純潔質樸的語言表達了他們激動的心情,以及不畏艱苦、勇於奉獻的精神面貌:“為了母親50歲的生日,我願做小小的十萬分之一,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我要把母親的華誕變成美好的回憶……今天的練習雖然很苦很累,為了明天,我卻感到滿心歡喜。”這些樸實無華的語言,是所有參訓人員心中最真實的寫照,彰顯了全國人民昂揚向上的精神,傳遞了積極奮進的正能量。
《北京團市委大學中專部關於北京高校團幹部隊伍狀況的調查報告》記載了1994年北京高校團幹部隊伍狀況基本情況。報告總結了北京高校團幹部隊伍建設的成績和做出的貢獻,提出了當時北京高校團幹部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建議,對全面了解上世紀90年代北京高校團幹部隊伍狀況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1979年,為迎接第四屆全運會召開,表達全國人民高舉中國共産黨點燃的革命火炬,在新時期跟隨黨中央進行新長征的堅強意志,經國務院批准,共青團中央、國家體委和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在全國廣大青少年間組織了一次“新長征火炬接力”活動。7月1日,火炬在上海中共“一大”會址點燃,途經浙江、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甘肅、寧夏、陜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北京等16個省、市、自治區的上百個城鎮,全程12000多公里,歷時77天。9月12日上午,火炬由河北傳到北京。當晚七時,在長辛店二七機車車輛廠舉行迎接火炬到京儀式,隨後,各區均舉辦了不同形式的活動。9月15日上午,北京舉行了集會和環城接力,把火炬送往全運會會場。環城接力路線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天安門—西單—西安門大街—故宮神武門—東四—東單—建國門—工人體育場,沿途設火炬接力點。火炬接力隊伍由前導車、宣傳車、摩托車、運動員和尾車組成;每一棒有33名運動員,1人持主火炬在前,2人徒手護衛,30人持小火炬隨後,接力運動員選自各條戰線的優秀青少年代表。此次開放的檔案包括北京市各區火炬接力活動的通知和活動方案,具體包括有關火炬到京儀式、火炬送往全運會儀式、環城接力路線、接力運動員選派、相關教育活動的文件材料;廣播宣傳稿、火炬介紹及使用説明、火炬歌和接力沿途的部分革命紀念地簡介、火炬接力路線圖等材料。這次火炬接力活動,是一次具有重要政治意義的革命傳統教育,對推動群眾性體育活動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1978年,根據共青團十大籌委會和文化部《關於徵集團歌、隊歌的通知》要求,北京市指定由共青團北京市委和文化局共同負責這項工作,並於7月12日組成有專業和業餘作者參加的團歌隊歌應徵辦公室,具體部署團、隊歌徵集和創作工作。北京市各級團組織非常重視此次徵集工作,各區(縣)局、廠、礦和大學團組織安排專人、組織班子、發動群眾踴躍創作。徵集工作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廣泛徵集歌詞。市團歌隊歌應徵辦採取專業和業餘相結合的方式,廣泛發動群眾開展創作活動。廣大團、隊幹部和業餘作者在緊張勞動和繁忙工作之餘,犧牲休息時間,刻苦鑽研,精心構思,將創作工作看作是召喚共青團員、少先隊員和青少年進行新長征的號角和戰鼓。應徵辦先後召開4次徵集歌詞的群眾座談會,對徵集到的240首歌詞進行討論修改,最終選定上報9首(團歌5首,隊歌4首)作為北京市團歌、隊歌應徵稿。第二階段是根據團十大籌委會選定的歌片語織譜曲。應徵辦將選定的共青團團歌、少先隊隊歌各4首下發到一百多個基層團組織和業餘作者,發動群眾進行譜曲,專業作者的譜曲工作同時進行。在截止時間內共徵集到譜曲261首(團歌154首,隊歌107首),應徵辦從中選取團歌15首、隊歌12首,分別召開有共青團幹部、少先隊輔導員、中小學音樂教員、少年宮、文化宮業餘創作者的座談會,經過群眾試唱、評選、專業團隊的加工修改和領導審定,最終選定11首團歌隊歌預備方案上報團十大籌委會團隊歌徵集組,圓滿完成徵集任務。此次開放檔案包括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北京市委員會關於團歌、隊歌的編寫徵集工作的通知、彙報材料、部分團歌、隊歌歌詞,有助於了解北京市參與共青團團歌、隊歌徵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