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環高線公園將成為世界級公共活力空間;金融業已成為副中心支柱産業;擁有北京最大奧特萊斯商業綜合體的灣裏項目預計2025年下半年開業,海昌海洋公園將於2024年內啟動建設……堅持“一年一個節點,每年都有新變化”,副中心正譜寫“千年之城”高品質發展新篇章。這是9月12日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的。
拉開“千年之城”框架
連續四年保持千億投資強度
副中心已經連續四年保持千億投資強度。通州區委副書記、區長鄭皓介紹,通州區在做好功能承載的同時,高標準推進副中心城市建設,精心構築一流的城市框架。
在介紹城市建設時,鄭皓特別提到了“東六環創新發展軸”,這條軸線串聯起了宋莊藝術創意小鎮、行政辦公區、運河商務區、城市綠心和文化旅游區五大功能區。軸線上正在進行的東六環入地改造工程,是副中心頗有代表性的“超級工程”。建設者們要把東六環的部分路段引入地下,從而“縫合城市空間”,之後再把原有道路改造成高線公園,此舉不僅能將區域綠化覆蓋率從50%提升到80%,更能為市民增加大量休閒空間。
高線公園南北長14公里,寬300米至500米,承載國際交往、商業零售、親子互動、文化體驗等功能,不僅擁有漫步道、跑步道、騎行道和無人駕駛游覽車道,還會佈局200余處公共活動場地……2024年,副中心將局部啟動高線公園建設,未來這裡將成為世界級的公共活力空間。
“6+3”産業蓄勢騰飛
累計引入央企二三級企業102家
副中心建設啟動以來,通州區加快創新發展,重點打造數字經濟、現代金融、先進製造、商務服務、文化旅游、現代種業六大産業集群,佈局未來資訊、未來能源、未來健康三大未來産業。“6+3”産業蓄勢騰飛的同時,副中心投資熱度日益增強,2024年1至8月新設市場主體2.5萬戶,居全市第一。金融業已成為副中心支柱産業,全區累計註冊金融及關連線構460余家。
通州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王永傑介紹,在産業高品質發展的過程中,副中心強化功能承接,累計引入央企二三級企業102家、市屬國企67家,首批6家市屬國企總部全部落地,其中,北投總部大廈已正式落成投用、首旅集團總部大廈已全面進入裝修階段。同時,副中心全力優化産業生態和營商環境,出臺了助力産業高品質發展的26條措施及相關細則,形成了所有政策,多維度、全方位助力企業發展行穩致遠。
打造文化旅游金名片
三大項目將拉動近千萬客流
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西北部,北京藝術中心、北京城市圖書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2024年以來已接待游客超700萬人次,一躍成為了北京文化新地標。約25萬平方米的三大文化設施地下共用空間也在火熱建設,地下停車場已經投入使用,可提供車位1700個,還有約14萬平方米的配套商業設施預計將在2024年年底開業。
坐擁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的副中心文化旅游區,有三大重點項目值得期待——總開發面積50萬平方米的“灣裏”項目計劃2025年下半年開業,包含北京最大的奧特萊斯商業綜合體,以及綜合餐飲、社交、游樂、策展、科技體驗等功能於一體的商業小鎮,將打造一個24小時不夜城;“頂點公園”項目集合了小豬佩奇、芭比娃娃、托馬斯等國際頂級IP,目前正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計劃2026年暑期營業;海昌海洋公園項目用地已經成交,將於2024年內啟動建設。這三個項目建成後,預計將為文旅區每年帶來近千萬人次客流。
縱深推進區域協同聯動
與北三縣簽約210余個項目
廠通路潮白河大橋已於9月10日完成橋面鋪裝。平整、寬闊的瀝青路面,向西延伸至北京城市副中心,向東延伸至河北大廠。按計劃,這座大橋將於本月下旬完工。屆時,兩岸居民跨河來往將方便很多。
這僅僅是副中心縱深推進區域協同聯動、與北三縣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的一個縮影。鄭皓介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示範區執委會掛牌成立、高效運作;通州與北三縣已連續5年舉辦項目推介洽談會,累計簽約項目210余個,總體落地率達89%;兩地之間還實現了政務服務跨域通辦,服務事項達3600余項。(陳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