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縱深推進“碳索”行動 實現品質與産量“雙提升”

日期:2024-09-11 17:24    來源:北京市農業農村局

分享:
字號:        

  2021年以來,北京市通過實施復耕復墾補充耕地,耕地數量在短期內實現恢復性增長,但是新補充的耕地品質、尤其是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部分復耕復墾地土壤檢測結果顯示,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10.9克/千克,比全市耕地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16.6克/千克低34.3%。其中由建設用地、村莊等復墾而來的耕地,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僅5.6克/千克,比全市耕地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低66.3%。

  萬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糧。土壤有機質含量低成為制約復耕復墾耕地産能提升的主要因素。為此,北京市耕地建設保護中心展開了一場“增加土壤固碳”的攻堅戰,探索理論-技術-模式相結合的解決方案,試驗示範新增耕地品質提升綜合配套技術模式9套,應用木本泥炭(木本植物殘體組成的泥炭,腐殖酸含量高,有機質含量高達90%)等高碳有機肥新産品,採用根層土壤有機質快速提升、土壤耕作層快速熟化技術等多元技術組合,助力復耕復墾地土壤“增肥”、糧食“增産”。

  2023年,在大興、昌平、順義開展以增加土壤有機碳為核心的技術示範。示範結果顯示,與傳統施肥相比作物産量及土壤品質均顯著提升,示範區小麥平均産量達到436公斤/畝,平均增産33%;土壤有機質平均增加1.2克/千克,增加比例14.5%;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鉀平均值分別提高49.9%、27.8%,土壤透氣透水性和保水保肥能力也得到增強,實現了復耕復墾地土壤品質與作物産量“雙提升”。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