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在東城區黑芝麻衚同小學,課間15分鐘裏,孩子們在進行體育游戲、益智游戲、自由活動、社交互動等豐富的課間活動。(武亦彬 攝)
2024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推動落實“課間一刻鐘”。開學第一週,800余名責任督學深入中小學校園,通過實地觀察、師生訪談等方式,對各校優化課間安排情況開展全覆蓋專項督導。
“課間一刻鐘不是簡單的時間增減,而是學生在校活動供給設計的系統性變革。”通州區掛牌責任督學蘇金良走進通州區潞河中學,指導學校因地制宜優化課間安排,傾聽師生想法。他説,課間活動需要師生共同參與,也是此次督導過程中關注的重點,“學校廣泛收集學生和教師對課間活動的反饋意見,及時調整和完善課間方案。我看到很多老師和學生一起到戶外開展活動,學生有更充足的時間自由活動,放鬆身心。”
潞河中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校結合大小課間,豐富學生課間活動,規劃增加乒乓球和羽毛球等學生運動場地,嘗試開展湖畔音樂會、小型體育游戲和比賽等,增加課間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優化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學生在校課間時間指導意見》明確,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原則上落實15分鐘課間時長,普通高中學校可參照執行。很多高中校積極響應。北京一零一中學教育集團統籌集團內各學校逐步調整課間安排,在高中階段也作出嘗試。一零一中學校長熊永昌介紹,該校鼓勵教師發揮自身運動特長,主動設計和參與學生課間活動,把學生喜愛、自己擅長的項目帶到課間,帶領學生做適度、適量的課間活動。“在校園場地允許的情況下,我們盡可能會讓體育器材離學生更近,多設計適合課間開展的項目,把學生的課間進一步豐富好。”
各區責任督學反饋,各校聚焦學生身心健康,將課間安排與課堂教學共同作為校內教育供給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有力地保障學生在校一日生活張弛有度;通過課間時間調整、加強校園餐管理等措施,以“小切口”推動學校治理能力和育人水準提升。
市教委介紹,為穩妥做好課間調整工作,全市義務教育學校的課間優化調整設置1個月的緩衝期。各區教委正在積極開展調查研究,指導不同類型的學校結合實際制定調整方案,開學後1個月內將逐步落實優化安排。(李祺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