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市殘疾預防工作報告發佈,去年婚檢率達77.13% 殘疾人輔具平臺將迎更多新科技
8月25日是我國第八個殘疾預防日,2024年殘疾預防日主題是“預防疾病致殘,共用健康生活”。8月22日,市政府殘工委辦公室發佈《2023年度北京市殘疾預防工作報告》。
近年來,本市持續推行婚前醫學檢查、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婚姻登記、優生諮詢指導“一站式”服務,2023年婚前醫學檢查率比2022年提升8.43個百分點,達到77.13%。
另外,外骨骼機器人等高科技産品年內有望納入北京市殘疾人輔助器具服務平臺,殘疾人朋友將會以優惠價格買到這些輔具。
超百萬兒童享五類重點疾病篩查
截至2023年底,本市持證殘疾人566176人。為了預防殘疾發生,本市全面落實婚前孕前、孕産期、新生兒和兒童各階段出生缺陷防治服務。
市衛生健康委婦幼健康處副處長周彥華介紹了一組數據:2023年,本市評估確定8家優質生育諮詢門診,全市婚前醫學檢查率77.13%,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目標人群覆蓋率100%。此外,嚴重出生缺陷圍産期發生率較2013年降低31.8%,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率、聽力篩查率及耳聾基因篩查率均達到99%以上。本市還為100余萬0至6歲兒童提供視力、聽力、智力、肢體和孤獨症五類重點疾病篩查。
周彥華表示,2024年將繼續把好婚前孕前防治關、孕期篩查診治關和兒童疾病篩查關。“我們將制定婚前孕前保健高危分級管理標準,優化婚前孕前保健轉診網路。開展助産機構生育門診服務評估,推出第二批優質生育門診。重新遴選確定0至6歲兒童殘疾診斷評估機構,建立定期評價與動態管理機制,促進轉診路徑明確、診斷通道便捷、追訪指導到位。”
殘疾兒童康復補貼全國最高
報告顯示,全市共有21.5萬名殘疾人(含非持證殘疾兒童)得到基本康復服務,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覆蓋率達99.96%。本市還持續推進公立醫療機構康復轉型,各區至少設有1家二級及以上康復醫院或1至2家達到二級康復醫院標準的康復轉型醫療機構。
市殘聯康復部主任劉洋解釋,對於北京市戶籍0至15歲殘疾兒童來説,不論殘疾類別、經濟水準、殘疾等級,不論是否持有殘疾人證,只要殘疾兒童到定點機構進行康復訓練,經申請審批後,每人每年均可享受最高36000元的補貼,這個標準目前屬於全國省級保障水準最高。“2022年,我們將在外省市殘疾兒童康復定點機構康復的兒童納入北京康復補貼報銷範圍,政策保障機制更加完善。”劉洋説。
對於16歲以上的殘疾人康復,市殘聯也在全國獨家建立了成年殘疾人康復補助制度,殘疾人康復可享受10項“功能表式”康復服務,並按殘疾人經濟狀況和開展的康復項目進行補貼。
輔具平臺2023年交易額1.75億元
殘疾人日常康復、生活、出行,離不開輔具。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殘疾人朋友通過北京市殘疾人輔助器具服務平臺申購輔具,他們對輔具的要求愈加精細化、簡便化。
市無障礙環境建設促進中心主任趙子龍介紹,2023年,輔具平臺交易金額創下成立運作以來第二高的成績,全年總交易額1.75億元,其中政府補貼金額1.53億元,是2022年的1.7倍。2024年1至7月總交易金額已達7400萬元,其中政府補貼金額6600萬元。
“全市有80%的持證殘疾人朋友都在我們平臺上申請過輔具。”趙子龍説,市殘聯正在開展輔具産品遴選,不斷豐富平臺的輔具産品,讓殘疾人有更多選擇。他透露,像外骨骼機器人、AR字幕眼鏡等高科技産品,年內都有望納入輔具平臺,殘疾人朋友將會以優惠的價格買到這些輔具。(任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