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北京)實體平臺運維主體—北京國際爭議解決發展中心(以下簡稱發展中心)正式成立。依據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任務部署及新修訂《章程》,發展中心將承擔起全面支援保障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的重要職能。北京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崔楊出席會議並致辭。市司法局黨委委員、副局長、一級巡視員張國強及發展中心新一屆理事會、監事會成員出席會議。
首先,發展中心舉行了新一屆理事會、監事會會議,選舉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國際私法學會會長、原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黃進為理事長,選舉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北京仲裁委員會三家在京仲裁機構作為副理事長單位,加速邁向專業化、規範化、市場化發展道路。
黃進在履職發言中表示,新一屆理事會要堅持正確方向,服務國家大局。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打造國際一流仲裁機構、全面推進北京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來謀篇佈局。要堅持守正創新,推進融合發展。深化仲裁理論研究,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推動仲裁製度創新發展,構建一站式、整合化商事爭議解決服務中心。要堅持團結協作,不懈追求卓越。立體推動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務工作,形成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的大協同格局,強化自身治理體系和能力建設,推動北京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
崔楊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四次提及仲裁,明確了一系列重大使命任務,充分表明瞭國家加強涉外法治建設特別是推動仲裁事業國際化、專業化發展的戰略決心。
崔楊要求,新一屆理事會、監事會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涉外法治工作特別是仲裁工作的重要論述、中央關於仲裁工作的重要部署,緊跟國家戰略步伐。一要準確把握髮展中心的使命任務。站到引領中國仲裁事業發展的新高度,高水準打造北京仲裁同心圓、共同體、生態圈。二要充分發揮發展中心的職能作用。發揮專業優勢,推動實體平臺高水準建設運營。三要不斷完善發展中心的制度機制。加強對發展中心內部治理結構的研究探索,建立起一套適於自身發展的制度機制。四要持續提升北京仲裁的國際影響。打造國際商事仲裁“金名片”,在外商和國際人群中形成投資商貿政策“北京先行”的影響力,持續擴大國際國內仲裁“朋友圈”。
發展中心是由北京仲裁委員會發起成立的民辦非企業法人,業務主管單位為北京市司法局。其主要職能為支援保障“北京仲裁行業集聚發展、在京仲裁機構協作發展、國際商事仲裁創新發展”。
2024年4月,北京依法治市委員會印發《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北京)建設實施方案》,明確發展中心為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實體平臺的運維主體,未來將助力國際商事仲裁中心“五大功能”(交往合作功能、資源聚合功能、仲裁推廣功能、共用服務功能、人才智庫功能)的落地實踐。
下一步,發展中心將依託實體平臺全力打造“北京仲裁國際會客廳”“國際共用庭審中心”“全鏈條商事爭議解決機制”“涉外法律服務人才實訓基地”四大品牌,服務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引領中國仲裁事業高品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