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平綜合物流樞紐基本情況

日期:2024-08-16 14:14    來源:京平綜合物流樞紐

分享:
字號:        

  馬坊物流基地始建於2005年,基本完成了1.3平方公里的開發建設,建成了聯檢業務樓、口岸功能區等基礎設施,海關、貨代、銀行、市場監管、稅務等部門均入駐,能夠提供便捷的服務。

  平谷地方鐵路始建於1977年,1985年正式通車,全長16.2公里,向南已聯通國鐵京哈線,向北延伸可連接規劃的首都貨運外環線,實現南北貫通,融入全國鐵路網,具備“遠進遠出、大進大出、快進快出”的外部大通道條件。 

  2018年,全國運輸結構調整戰略實施後,北京市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中,明確將馬坊物流基地納入北京市公鐵融合的一級物流樞紐。平谷區緊抓發展機遇,積極整合馬坊物流基地和地方鐵路資源,建設以“公轉鐵”為核心的京平綜合物流樞紐。經過近幾年的建設,先後獲批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國家級示範物流園區、公鐵海多式聯運示範工程等金字招牌,京平綜合物流樞紐進入發展快車道。

  京平綜合物流樞紐位於京津冀三省市交匯處,是環首都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節點,聯通天津港、京唐港、曹妃甸港、秦皇島港等港口,距離約為130公里至200公里,是東北部重要的物流通道。從北京市域位置看,距離城市副中心50公里、距離首都機場35公里、大興機場80公里,是北京市重要的物流基礎設施。綜上,京平綜合物流樞紐具備“外聯內通”“近城而不進城”的區位優勢。周邊高速公路、鐵路、港口、航空等交通發達。京平高速橫貫東西,向東連接京秦高速、承平高速,省道密三路縱貫南北。軌道交通22號線西起朝陽區東大橋,從北京城市副中心,穿越河北燕郊,直達平谷城區,進入平谷的第一站就是馬坊鎮。平谷地方鐵路,貫穿馬坊鎮和河北省三河市,向南連接的是國鐵京哈線的三平站,未來向北延伸可接通到北京鐵路大外環,實現南北貫通,融入全國鐵路網。綜上,京平綜合物流樞紐具備“公鐵海航”多式聯運的交通條件。

  2022年以來,組織編制《京平綜合物流樞紐産業發展規劃(2022年-2027年)》並通過市政府專題會審議。總體規劃面積增至8.7平方公里,涵蓋平谷“物流四鎮”(馬坊鎮、馬昌營鎮、東高村鎮、夏各莊鎮)和河北省三河片區,形成一樞紐五通道分佈式大物流空間和“三站六場”的空間佈局。預計到2035年,“三站六場”建成後,京平物流樞紐將完全融入國家鐵路網,屆時鐵路運能可達到1500萬噸,加上周邊公路運能,可承載的公鐵運能為4000萬噸,約佔全市1/6。

  圍繞鐵路場站建設,明確了重點發展以農副産品、城市新零售、汽車後市場、醫藥健康、綠色礦建材料五大特色産業。在農副産品物流方面,完善物流追溯體系、打造冷鏈物流基地、延伸物流産業鏈條,該領域的代表企業為康安利豐;在城市新零售物流方面,大力發展電商物流、打通産供銷全環節、促進消費提質升級,該領域的代表企業為東久新宜、菜鳥、正創、京東;在汽車後市場物流方面,促進汽車衍生商貿發展、發展汽車多式聯運物流、推動汽車物流業態創新、打造汽車文化産業高地,該領域的代表企業為供銷集團、平安旺馬;在醫療健康品物流方面,建設多溫管控存儲設施、促進數智醫療物流發展,該領域的代表企業為勱迪金港;在綠色礦建品物流方面,鼓勵綠色礦建運輸模式、推動礦建産業綠色轉型、打造綠色礦建標桿項目,該領域的代表企業為金隅集團。五大産業基地相關項目均已落地建設。

  截至目前,樞紐已集聚菜鳥集團、正創集團、普洛斯集團、東久新宜、京東集團等物流頭部企業。全部項目建成後,將形成高標庫面積約560萬平方米,成為北京市最大的物流倉儲設施集群,為平谷區建設城郊大倉基地、打造“平急兩用”先行示範區奠定堅實基礎,進一步促進物流提質增效降本,加速打造服務首都、輻射京津冀、聯通全國的綜合物流樞紐。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