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地鐵規劃産業、安家置業、創業興業 奔跑吧!地鐵上的副中心

日期:2024-08-21 09:55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地鐵如長龍穿梭城市脈絡,每一站都藏着故事。

  2024年,隨着一系列民生項目、重大工程實施,“地鐵上的副中心”迎來了很多新變化。一條條地鐵線路、一座座地鐵車站,不僅讓市民出行更方便,更見證着歲月變遷,帶動着城市發展。

八通線列車穿越通州城區。

八通線列車穿越通州城區。

游客走出環球度假區地鐵站。

游客走出環球度假區地鐵站。(張寅生 攝

沿着地鐵規劃産業、安家置業、創業興業 奔跑吧!地鐵上的副中心

  城裏人到通州安家置業

  “乘客朋友們,開往古城方向的‘時光列車’即將進站。”上周五中午,地鐵八通線通州北苑站響起廣播,許文永一家三口和很多乘客一樣,往列車駛來的方向張望。

  “時光列車”一共6節車廂,車內佈置分別對應1960年代至今每十年不同的風貌。通州北苑車站外,2024年開工的北苑家園中心建設正酣。家園中心是副中心控規中的亮點之一,建成後將有效解決轄區公共服務半徑不足和服務類別缺失等問題,為附近居民提供“5分鐘生活圈”。

  坐上“時光列車”,看著窗外火熱建設的家園中心,許文永有些感慨:“一轉眼,搬到通州都20年了,時間過得可真快。”他今年50歲,30歲之前一直和父母住在東城的大雜院裏。2003年年底,地鐵八通線開通運營,作為北京市第4條地鐵線路,八通線把通州區與中心城區連結到了一起。

  “結婚需要新房子,可是預算有限,當時只能往郊區看,通州有地鐵,最有吸引力。”2004年年初,一個下着雪的周末,許文永和愛人正是坐著八通線,在通州北苑選定了心儀的婚房。幾個月後,二人就搬了進去。“當時,通州的商場全都集中在新華大街。八通線沿線甚至有點荒涼。”夫妻倆回憶。

  20年過去了,通州已經從曾經的郊區升級為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地。八通線沿線小區越來越多,通州北苑、九棵樹、梨園、土橋站更是發展成了區域性商圈。“到了節假日,通州萬達廣場那人流量,一點也不比王府井步行街差啊。”許文永説。

  走出地鐵感受古韻今輝

  “我10年前參加工作,公司在西城,早晨坐八通線根本擠不上去。”通州姑娘高岩説,“説到底,還是因為那時候的通州沒有像樣的産業,大家只能每天起大早往城裏趕。”

  邁入城市副中心時代,數字經濟、現代金融、先進製造、商務服務、文化旅游、現代種業被確定為通州重點發力的産業方向。兩年前,學金融的高岩在家門口的運河商務區找到了新工作,成為一名貨幣經紀人,公司樓下就是通州北關地鐵站。

  2014年底,地鐵6號線草房站至潞城站開通運營,通州北關地鐵站就在這條線上。地鐵站周邊,古香古色的燃燈塔、大光樓與西海子公園交相輝映,通惠河碧波蕩漾,運河商務區的高樓錯落有致、氣勢非凡。歷史上,這裡曾商賈雲集,如今,承載着厚重的歷史文化,現代化的副中心正打造高精尖産業集聚的繁華盛景。

  未來,隨着“地鐵上的副中心”持續建設,還會有更多地鐵站能讓市民領略副中心的古韻今輝。2024年,副中心首條內部線路——途經北京大劇院站、體育中心站、張家灣西站的M101線,14個站點將全面開工。其中的北京大劇院站,將被城市綠心三大文化建築環抱,游客走出地鐵站不遠,就能透過鋼化玻璃近距離觀察小聖廟遺址。通州文史學者任德永説,這座小聖廟是大運河北京段首次考古發現的祭祀河神廟宇遺址,對研究漕運史、民俗史具有重要價值。

  産業帶向地鐵沿線聚集

  千年大運河和開園即將3年的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是副中心兩張亮眼的文旅名片。按照《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十四五”時期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大運河與環球影城未來將實現水上連通。

  2024年暑期,北京環球影城再次迎來客流高峰,大量游客從地鐵環球度假區站魚貫而出,奔向期待已久的“大片世界”。環球度假區站東北方向,可實現八通線和7號線換乘的花莊站周邊商業配套設施同樣備受游客期待:一座時尚、文藝、未來感十足的“灣裏”項目將於2025年在這裡落成,其中包括全北京最大的奧特萊斯,數百個國內外知名品牌將集體亮相副中心。

  在這座“不夜城”內,還有空中花園般的微度假小鎮、五星級度假酒店,開業後日均消費客流有望達4萬人次。由於“灣裏”項目的部分主體建在了張家灣車輛段上,所以微度假小鎮可以與花莊地鐵站“無縫銜接”。

  地鐵7號線進入通州後,沿着萬盛南街一路向東,在通過高樓金第小區後,軌道往南甩出一個大大的弧線,直奔環球影城。高樓金第,也被稱為“離環球最近的小區”,直線距離只有400米。小區居民王立國説:“同事們都知道,我家住在環球邊上。”更令人期待的是,地鐵7號線途經的環球影城北部已經規劃了一條文旅産業帶,將通過充分發揮環球主題公園外溢效應,做好“首店經濟”“夜間經濟”兩篇大文章。

  通州與北三縣一體化因地鐵提速

  立秋之後,暑熱漸消,大運河即將迎來最美的季節。乘坐運河遊船的市民,在穿過玉帶河橋之後,會看到河東岸那幾片高高揚起的“京帆”屋蓋。這充滿力量感的鋼結構造型下方,就是在建的亞洲最大地下綜合交通樞紐。未來從這裡出發,15分鐘可達首都機場和北京中心城區,35分鐘到達大興機場和河北唐山,一個小時到達河北雄安新區。

  “軌道上的京津冀”越來越暢通快捷,北京的地鐵什麼時候能修到河北?一直以來,環京地區的通勤族對京冀軌道交通一體化運營翹首期盼,居住在跟北京通州僅隔着一條潮白河的河北廊坊北三縣的百姓心情尤為迫切。隨着國務院《關於支援北京城市副中心高品質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品質發展示範區”,通州與北三縣之間的地鐵工程實現了提速。

  這條修到河北的北京地鐵線路就是22號線,串聯了CBD核心區、定福莊組團、副中心、燕郊、平谷新城等重點功能區,目前已有近半車站實現主體結構封頂。這條跨越京冀的地鐵線,在副中心設永順站、北關站、運河商務區站、城市副中心站、政務中心站、政務中心東站共6站,在河北境內設站3座,建成後北三縣老百姓最快9分鐘就能抵達副中心,到CBD地區(東大橋站)最短時間約為32分鐘。(陳強)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